缩略图

国企招标采购中的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

朱美妍

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提升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价值双重压力。招标采购作为企业资源获取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率与战略价值。传统的招标采购多侧重于成本压缩,容易忽视供应链协作、质量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从而造成采购活动在短期内节约成本而在长期内削弱企业价值创造。随着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广,国企招标采购正向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发展转型。本文从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的视角出发,分析国企招标采购的关键环节与协同机制,旨在为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的同时实现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国企招标采购中的成本控制机制

1.1 成本控制关键环节分析

国企招标采购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采购预算制定、供应商报价管理、合同管理及过程监控等环节。在预算制定阶段,企业需结合年度经营计划和历史采购数据,科学预测物料、服务及工程项目所需成本,并设置合理的控制指标。供应商报价管理环节,通过寻源多家单位的竞争性报价、集中采购及议价机制,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合同管理阶段应明确价格约束、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保障采购执行与成本目标一致。过程中,采用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工具,对采购进度、成本变化及异常波动进行跟踪,确保采购活动在预算范围内运行。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国企招标采购成本控制的系统框架,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1.2 成本控制的挑战与改进

在实际操作中,国企招标采购成本控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信息不对称导致采购价格难以完全反映市场水平,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报价,影响成本控制效果。其次,企业内部采购流程复杂,审批层级多,导致成本控制指标难以及时落地。第三,过度关注短期成本压缩可能忽视质量、服务和创新等价值因素,从而降低长期价值创造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流程优化及采购策略调整等方式进行改进。例如,建立全流程电子招标平台,实现采购数据共享和价格透明化;简化内部审批流程,提升响应速度;充分考虑采购需求,制定兼顾成本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确保采购活动既节约成本又提升整体价值。

二、国企招标采购中的价值创造路径

2.1 供应商管理创新

在国企招标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已不仅限于传统的价格和交付考量,其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愈加突出。通过优化供应商选择和合作模式,企业能够实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及技术创新的多重目标。首先,应建立科学、系统的供应商评估体系,综合考量价格竞争力、交付及时性、技术研发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及创新潜力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识别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其次,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及工艺改进,将供应商纳入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使其不仅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企业创新和持续改进的协同伙伴。例如,在重点项目中,企业可邀请供应商参与设计方案优化或生产工艺改进,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的双向价值增值。

2.2 信息化与数据驱动决策

信息技术在国企招标采购价值创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采购信息化平台,企业能够实现招标流程、合同签订、付款管理及供应商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从而提升采购透明度和决策效率。同时,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历史采购数据、供应商绩效、市场行情及成本结构进行深入挖掘,为企业优化采购策略、预测市场风险及制定谈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信息化工具不仅提升了采购操作效率,还能够在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和供应链优化方面创造显性价值。例如,通过数据分析识别高风险供应商、预测价格波动趋势,企业可以提前调整采购计划,降低库存成本和供应中断风险,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2.3 绩效评价体系完善

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采购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撑。国企应建立覆盖成本、质量、交付、创新能力及合作关系等多维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将供应商的长期战略价值纳入考核维度。通过量化指标和权重设计,企业能够在保障成本控制的同时兼顾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全方位价值驱动。绩效评价结果不仅为供应商续约、合同调整和激励机制提供依据,还能够指导企业优化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结构,推动供应商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例如,对绩效优秀的供应商,可通过增加采购量、签订长期合同或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形成良性激励,进一步巩固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供应商管理创新、信息化与数据驱动决策及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国企招标采购能够实现从单纯成本控制向价值创造转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供应链高效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三、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机制构建

在国企招标采购中,构建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协同机制需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实现流程整合、信息共享和绩效联动。首先,应建立统一的采购管理平台,将成本数据、供应商信息、合同执行情况及绩效指标实现实时共享,为各环节决策提供统一依据,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投入,确保采购活动在战略框架下协同推进。其次,将成本控制指标与价值创造指标有机融合,在价格、付款条款等传统成本评价基础上,加入质量、交付及时性、技术创新能力及合作贡献等价值指标,实现多目标综合评价,使供应商不仅关注成本优势,更重视长期价值贡献。此外,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和强化团队协作机制,形成从需求计划、招标执行、合同管理到绩效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在操作层面实现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有效协同。例如,可根据绩效数据动态调整供应商结构和采购策略,既降低采购成本,又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国企不仅能够实现采购活动的成本合理化,还能增强战略供应商关系,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价值增长的双重目标。

四、结论

本文围绕国企招标采购中的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分析了成本控制关键环节、价值创造路径及二者协同构建方法。研究表明,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支出,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供应商管理优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实现价值创造,提升企业长期增值能力。在此基础上,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协同机制不仅能够提高采购效率和决策透明度,还可强化供应商合作关系,推动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有企业现代化采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国企招标采购将在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协同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优化与创新,能够动态调整采购策略、预测市场风险、优化供应链结构,从而实现战略价值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增强。

参考文献

[1] 陈嘉斌 . 基于文本分析和实证的国企招采管理问题研究 [J]. 上海国资 ,2024,(11):62-66.

[2] 高越 . 数字化时代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控制与监管机制探析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4,(32):98-100.

[3] 程中岳 , 邵龙飞 , 谢宇 . 优化基于风险防范的国有企业采购运营管理创新 [J]. 经济师 ,2024,(11):274-276.

[4] 刘彦奎 , 晋金鑫 . 国企招标采购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策略 [J]. 招标采购管理 ,2024,(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