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工程中化工生产工艺研究

作者

姚永旭

131002199404040011

1 引言

化工工程广泛覆盖石油精炼、塑料合成、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对国计民生影响深远。在科技飞速发展、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当下,化工生产工艺不断革新。传统工艺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促使行业积极探索创新。深入研究化工生产工艺,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强行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2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剖析

2.1 原材料预处理

原材料预处理是化工生产的起始环节,对整个生产过程影响重大。预处理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用量,确保充分反应,减少企业成本。常见预处理方式有三种。固体原材料预处理常采用粉碎、研磨等方法,增大比表面积,提高反应活性。如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需粉碎至一定粒度,利于后续煅烧反应。液态原材料预处理多涉及蒸馏、萃取、过滤等操作,提纯分离原料,去除杂质。例如,石油炼制中,原油经蒸馏分离出不同馏分。气体原材料预处理包括脱硫、脱碳、干燥等,净化气体,防止催化剂中毒。合成氨生产中,原料气需脱硫处理,保护合成氨催化剂。

2.2 化学反应控制

化学反应控制是化工生产核心,决定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化工产品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聚合等,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对反应影响显著。温度影响反应速率与平衡,许多反应需在特定温度区间进行。合成氨反应在 400-500℃、15-30MPa 下进行,此时反应速率与氨产率较理想。压力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影响大,适当加压可提高反应速率与转化率。乙烯聚合生产聚乙烯,高压条件利于提高聚合物分子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反应平衡。硫酸生产中,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加快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速率。

2.3 分离产物与精制

反应结束后,需对产物分离精制,得到高纯度产品。产物分离方法多样,依产物性质与反应体系选择。对于均相反应体系,常用蒸馏、萃取、膜分离等方法。乙醇 - 水混合液,利用两者沸点差异,通过蒸馏分离。对于非均相反应体系,过滤、离心分离较常用。固体催化剂参与的反应,可过滤回收催化剂。产物精制进一步去除杂质,提高纯度。结晶、吸附、离子交换等为常用精制手段。制药工业中,药品常经结晶精制,提高纯度与质量。

3 化工生产工艺现存问题

3.1 生产效率偏低

我国化工企业虽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先进水平比,生产效率差距明显。主要因生产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反应条件要求。如化肥生产,设备温控系统精度低,难以维持反应所需温度,导致反应不充分,废料、废气增多,产品质量差,原材料浪费严重。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未采用先进技术与优化流程,生产环节繁琐,时间长,效率低。一些小型化工厂仍用传统间歇式生产工艺,与连续化生产相比,效率低、成本高。

3.2 环境污染严重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制品废品排放,尤其是重金属与未反应完的实验废物,危害大。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降低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生存,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化工废气排放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引发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部分化工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废水未经达标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周边土壤与水体,降低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3.3 生产环节不连贯

化工生产过程连贯性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重要。实际生产中,生产环节不连贯常见。生产工人技术不熟练,对设备操作不当,易致生产中断。新员工未充分培训就上岗,操作失误概率高。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故障频发,影响生产连续性。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忽视设备更新与维护,关键设备突发故障,使生产停滞。不同生产环节衔接不合理,物料传输不畅,也影响生产连续性。

4 化工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4.1 优化化工生产工艺技术

深入研究化学反应原理与条件,选择原料获取便利、工艺简单、产率高的技术。以乙烯合成为例,乙醇脱水、裂解石油品、碳链断裂等方法均可。企业应据自身原料供应、设备条件、市场需求等,选最适宜工艺。若企业周边乙醇资源丰富,乙醇脱水制乙烯可能更合适。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环节停顿,提高效率。连续化生产可实现物料连续输入与产品连续输出,减少设备启停次数,降低能耗与设备磨损。许多大型化工企业已将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取得良好效果。

4.2 改进化工生产反应条件

确保原材料质量,建立严格采购与检验制度,从源头保障生产。化工生产对原材料纯度、杂质含量等要求高,不合格原材料影响反应进行与产品质量。选择合适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与选择性。新型催化剂研发是化工工艺改进关键。如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用于石油化工,提高催化裂化反应选择性,增加轻质油收率。优化反应温度、压力等条件,通过实验与模拟,确定最佳反应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不同条件下反应结果,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4.3 合理处理化工生产废弃物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对化工废弃物分类处理。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含铜、铅等重金属废水,可加沉淀剂生成难溶金属化合物沉淀去除。有机污染物采用生物降解、焚烧等方法处理。可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通过微生物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废气经脱硫、脱硝、除尘等处理达标后排放。采用先进废气处理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布袋除尘等。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废催化剂中贵金属可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工艺在化工工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行业发展。当前工艺虽存在效率低、污染重、生产不连贯等问题,但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改进反应条件、合理处理废弃物,可有效解决。未来,化工生产工艺将朝绿色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化工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化工企业应积极创新,采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化工行业将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相伟 . 关于化工工程中化工生产工艺探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45(03):43-45.

[2] 夏虎 , 孙举兰 . 化工工程中的绿色生产工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华东纸业 ,2025,5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