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党建引领国企政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

孙乐

淮南市建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1、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技术、资金、市场等硬实力上,更取决于以党建为引领的软实力。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关键纽带。通过强化党建对政工工作的定向领航,可凝聚职工思想共识、激发组织活力、规范经营管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注入内生动力。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发展挑战,探索党建引领政工工作的实践路径,对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党建引领国企政工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2.1 党建引领为核心竞争力筑牢政治方向

国企党建的核心是确保企业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政工工作作为党建的具体实践载体,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政策宣传解读,引导企业管理层与职工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导向,将企业经营目标与国家发展大局同频共振。这种政治引领可避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战略偏差,确保资源配置向国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为核心竞争力提升明确正确方向。

2.2 党建引领为核心竞争力凝聚人才支撑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党建引领下的政工工作以“育新人”为目标,通过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等载体,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依托思政教育强化职工责任担当与职业素养,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完善“党管人才”机制,优化人才选拔、培养、激励体系,形成“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储备高素质人才队伍。

2.3 党建引领为核心竞争力夯实合规根基

合规经营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党建引领政工工作,可将党的纪律规矩融入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廉政教育、合规培训强化职工法治意识;依托党组织监督、职工民主监督等多元监督体系,防范经营风险、廉洁风险;推动党建工作与内控体系深度融合,确保企业决策合法合规、经营规范有序,为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稳定环境。

2.4 党建引领为核心竞争力注入文化动能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党建引领政工工作,可将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听党话、跟党走”的企业精神;通过主题党日、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创新,形成具有国企特色的文化体系,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凝聚精神力量。

3、当前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党建与政工工作融合深度不足

部分国企存在“党建与政工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侧重政治理论学习,政工工作聚焦日常思想教育,二者缺乏有机衔接;党建目标与政工任务未形成协同机制,如党员教育与职工技能培训脱节,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3.2 政工工作载体与方式单一滞后

政工工作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依赖会议传达、文件学习、标语宣传等单向灌输方式,缺乏互动性与吸引力;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未充分利用短视频、线上平台、数字展厅等新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内容与职工需求脱节,未能结合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职工特点设计差异化方案,教育实效不佳。

3.3 政工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政工人员对党建理论理解不透彻,政治素养与政策解读能力不足;缺乏企业管理、心理学、传播学等复合型知识,难以将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职工管理有效结合;队伍结构老化,年轻政工人员培养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与开拓能力薄弱,制约政工工作提质增效。

3.4 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导向性

党建政工工作考核仍以“活动次数、材料完备度”等量化指标为主,未将核心竞争力提升相关指标(如人才培养成效、创新成果转化率、职工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企业绩效、干部任用关联度低,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导致政工工作“重形式、轻实效”。

4、党建引领国企政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路径

4.1 思想铸魂:强化理论武装与价值引领

构建“第一议题 + 专题学习 + 实践研讨”的理论学习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研学、党员个人自学,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国企担当”等主题教育活动,将国家战略与企业使命结合,引导职工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线上党史学习平台,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增强职工的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

4.2 组织筑基:建强战斗堡垒与人才队伍

推行“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小组设在班组里”,实现党组织与业务单元全覆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设立党员责任区、创新岗,引导党员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降本增效中带头示范;完善“党管人才”机制,建立“政治素质 + 专业能力”双维度人才评价体系,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通过导师带徒、轮岗锻炼、项目

历练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

4.3 机制融合:推动党建政工与经营管理协同

建立“党建 + 经营”双融双促机制,将党建政工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在制定年度计划、重大决策时同步部署思政任务;推行“党建 + 创新”模式,围绕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管理创新设立党建项目,党组织牵头组建跨部门创新团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完善“党建 + 监督”体系,将党组织监督与内控、审计监督结合,重点监督重大投资、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合规运营。

4.4 文化赋能:培育特色企业文化与精神动力

挖掘企业发展史中的红色基因,提炼“党建 +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如“忠诚担当、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线上 + 线下”文化传播矩阵,线上开设“国企故事”专栏,线下建设企业文化展厅、职工书屋,宣传先进党员、劳动模范事迹;开展“文化 + 活动”融合载体,组织技能比武、创新大赛、文体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职工日常,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以文化软实力支撑核心竞争力提升。

4.5 评价优化:建立导向明确的考核激励体系

构建“党建政工 + 核心竞争力”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政治引领力、人才支撑力、文化凝聚力、创新驱动力”四大维度,细化“职工培训覆盖率、创新成果数、客户满意度”等具体指标;采用“定量考核 + 定性评价 + 职工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客观全面;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绩效奖金、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党组织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政工工作内生动力。

5、结论

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需通过思想铸魂定向、组织筑基强体、机制融合增效、文化赋能聚力,破解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融合不足、载体单一等问题。未来,国企需进一步深化党建与政工工作的系统性融合,以创新思维推动工作模式升级,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广军 . 党建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 2024(2):0181-0184.

[2] 汪潇 . 党建工作助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社会科学 , 2023(4):3.

[3] 马帅 . 党建引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J]. 国企管理 , 2024(1):98-98.

[4] 林曼 . 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探索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14):86-88.

[5] 王俐 . 新常态下加强国企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