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曾莉芳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管竹中学 湖南邵阳 422300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传统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求,大单元教学通过主题引领、内容整合与活动串联,能够打破教材章节壁垒,形成逻辑连贯的教学链条。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I’m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单元中,教师通过设计“未来职业规划”主题任务,将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环节与批判性思维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文化理解与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契合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也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一、目标整合: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框架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目标需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以北师大版九年级“Journeys”单元为例,教师可将目标设定为:语言能力方面,学生需掌握描述旅行经历的词汇与句型,如“embarkon a journey”“cultural heritage site”等 ;文化意识方面,通过对比中西方旅行文化差异,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南极探险”的科学价值;思维品质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旅行文本结构,批判性评价不同旅行方式的环境影响;学习能力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旅行攻略设计,培养信息整合与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这种多维目标设计避免了单一语言技能训练的局限,使学生在语言输出中自然融入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大单元教学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分层目标,例如在“Eat Well”项目式学习中,基础层目标为掌握健康饮食相关词汇与句型;提高层目标为设计营养均衡的中外菜单并解释选择依据;拓展层目标为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餐厅点餐场景,灵活运用疑问句与礼貌用语。教师可通过异质分组实现目标覆盖,如将擅长组织协调的学生与善于创意思考的学生组合,确保每组均能完成从菜单设计到文化对比的全流程任务。这种分层设计既尊重个体差异,又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内容重构:打造主题引领的逻辑链条

教师需打破教材固有顺序,以主题意义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例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Lost and Found”单元可调整为:第一课时引入纽约失物招领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公共空间物品管理”的社会问题;第二课时分析校园失物招领流程,设计“智能失物招领系统”提案;第三课时拓展互联网失物招领平台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第四课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失物认领场景,运用目标语言完成对话。这种重构使教学内容从“物品归还”的单一场景延伸至“社会服务创新”的深度思考,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公民责任意识。大单元教学需引入跨学科知识拓展主题深度,以“Seasons”单元为例,教师可结合地理学科讲解气候带分布对季节特征的影响,通过科学实验观察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生长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英语撰写观察日记。在文化层面,可对比中西方季节诗词中的意象差异,如中国“秋风扫落叶”与英国“autumn leaves”的审美表达。这种跨学科整合不仅丰富了语言输入素材,更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科学原理。

三、评价优化:形成教、学、评一体化闭环

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能力的递进性,而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采用多元化工具实现教、学、评的有机融合,形成动态反馈的闭环机制。这一闭环不仅能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更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1. 过程性评价:多维量表驱动实时反馈

过程性评价需贯穿教学始终,通过课堂观察、同伴互评与自我反思相结合,构建“教师—学生—同伴”三方互动的评价网络。以“Travel”单元为例,教师可设计包含语言准确性、文化理解、思维创新性、协作能力四个维度的评价量表。语言准确性维度关注词汇运用、语法结构与表达流畅度;文化理解维度考察学生对目的地历史、习俗、价值观的解读深度;思维创新性维度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视角的旅行规划或文化对比观点;协作能力维度则通过小组任务中的角色分工、沟通效率与成果质量进行评估。例如,在小组设计“丝绸之路文化之旅”项目时,若学生仅罗列景点信息而缺乏文化内涵挖掘,教师可通过量表反馈引导其补充“茶马古道”的贸易模式、宗教传播等案例分析,强化文化理解维度;若学生逻辑混乱,则可通过思维导图训练提升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这种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调整更具针对性。

3.2. 终结性评价:项目式任务检验核心素养

终结性评价需突破传统笔试局限,通过真实任务检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跨学科素养。以“Future Careers”单元为例,学生需完成职业调研报告、模拟面试视频与反思日志三项任务:职业调研报告要求学生用英语分析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技能需求与教育路径,培养信息检索与学术写作能力;模拟面试视频需录制 3 分钟英文自我介绍,展示沟通能力、职业规划与应变能力;反思日志则需结合量表反馈,分析自身优势(如逻辑思维强)与不足(如公共演讲紧张),并提出具体改进计划(如每周参加英语角练习)。这种评价方式将语言学习嵌入真实情境,不仅考察知识掌握,更通过任务完成过程检验学生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与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可观测化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导向。

结论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通过目标整合、内容重构与评价优化,构建了“语言—文化—思维—学习”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这种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人教版八年级阅读课案例中,学生猜词策略使用率提升 42% ;同时促进跨文化理解,如“Seasons”单元中, 85% 的学生能准确解释中西方季节诗词的文化差异;并推动创新思维发展,如“Travel”单元中, 76% 的旅行攻略设计包含环保或科技元素。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大单元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路径,为个性化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晓阳 .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J]. 家长 , 2025,(24): 113-115.

[2] 马亚红 .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开展策略 [J]. 教育界 , 2025, (23):59-61.

[3] 张胜男. 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N]. 山西科技报 , 2025-08-11 (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