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路径

作者

荣艳秋

铁岭县高级中学 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引导,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其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代对英语教育的高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展路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基于以上背景,为高中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该教学模式缺乏有效互动,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词汇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在讲解阅读课文时,只是挖掘其中的语法内容,对学生文本理解的关注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二)阅读材料局限

高中英语的教材版本虽然在不断更新,但是内容仍然具备一定的滞后性,与现代化的观念和思想无法完全适应,无法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此外,现阶段教学中的阅读材料多数是以教材中的课文以及配套练习册中的阅读练习为主,缺少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路径

(一)丰富教学形式,培养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例如,在“The Olympic Games”单元中,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精神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深入探究奥林匹克运动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组织自己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们的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挫折,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思考、成长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讲解奥林匹克精神、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方法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思维与能力,如自我约束、目标设定、团队合作、意志力等,以及这些能力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育中融入体育元素,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设置健身计划、带领学生体验各种体育项目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起来,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和积极的社会公民。

(二)设置引导问题,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引导问题,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例如,学生在学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时候,教师设置契合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往往能够激趣励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进行提问,以避免直接提问所带来的紧张感,并借此来为他们创造积极、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基于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What traditional festivals do you know? What celebration activities do these festivals have?”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只需要表达观点回答即可。随后,教师则可以使用较为细化的问题,如:“Do you like Mid-Autumn Festival? 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celebra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通过结合教材中的实例,来深化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加强互动交流,培养文化意识

以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灌输”的方式为主,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够体现英语语言的特点,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核心素养下,教师应围绕英语语言主题,选择与学生生活内容相契合的话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将英语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这样既能够体现英语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感知英语语言的组织方法,也能够渗透语言背后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此,教师可以在互动中融入丰富的资源和素材,采取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活化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中的文化元素,并在互动交流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一课的时候,本单元的主题是“世界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汉语的特点,给学生展示汉字的演化过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内涵,思考承载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深入探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其次,采取结构化的阅读方式,设置引导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体现语言背后的文化,提高阅读效果。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How to use connecting sentences to achieve natural transitions between content in Chinese? Can you gues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title?”学生们可以按照时间的线索,进行跳读和略读,找出与这篇文章相对应的汉字发展史,之后,学生们还可以用详细的阅读来整理出每一段的主旨和大意,从而完成课文材料的练习。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外语知识,提高其英语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文化这一角度,深入思考了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进而培养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引导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这不仅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深化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玲玲.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分析[J].校园英语,2019(50):203.

[2]蓝喜萍.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运用读写结合模式的探究[J].高考,2021(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