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 教育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路径研究
王宏
三门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472000
STEAM 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具有跨学科特点明显、趣味性强、协作性强的特征,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但现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重技能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学科壁垒明显等问题,对 STEAM 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认识不够深入。在本文中,将会针对 STEAM 教育和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价值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一、STEAM 教育理念赋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助力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从 STEAM 教育理念出发搜集相应的资源,开展跨学科整合活动,而不再是专注于某个软件的操作步骤讲解以及知识的碎片化呈现,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科学探究能力、数学逻辑思维、工程设计能力、艺术审美。例如,让学生在学习传感器的时候结合科学课的物理现象,发现更多的生活现象和生活知识。在了解绘图软件和工具时运用数学的测量与计算知识、工程的系统设计原理、艺术的诸多模型开展相应的体验活动。因此,将STEAM 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打破学科孤立局面,破除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的知识融合活动顺利实现。
(二)助力课堂教学与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基于 S 理念和相关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同时思考如何操作?为何操作?怎样操作更好?教师会为学生制定一系列的信息技术项目和任务,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不断地试错和迭代,批判思维、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开展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同时教师运用一系列项目和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小机器人、交互式艺术品、解决数学问题、完成工程项目等等。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得到很好地培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师会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成高效的课堂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基于STEAM 教育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STEAM 教育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体系
让 STEAM 教育理念赋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提前规划教学路径,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师要转变态度和观念,既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培养素养和能力。教师可以从单一的信息技术技能目标入手,构建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素养目标,形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价值观念目标等等。同时综合体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的方式方法和活动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搜集与 STEAM 教育实施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影音素材、教学案例、文字材料,并开展教学设计活动。
(二)基于STEAM 教育理念,开展主题化和项目式教学活动
STEAM 教育教学活动以具体的项目为切入点,让学生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数学的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并且实现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的目标。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固有章节限制,选取富有意义的主题和项目来重组教学内容,选取生活现象、网络资源来进行充实,最终制定S 项目。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将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学科融合,布置成语故事动画制作项目,让学生将语文成语故事的主角和场景用卡通人物和电子场景进行呈现;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布置数字版画创作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此外,教师可以从生活现象入手,设计诸如家庭节水助手、设计智能马桶、制作校园噪声监测器等项目和任务,让学生运用工程、技术、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具体到教学路径实施方面,教师可以遵循情境导入与问题定义、知识呈现与方案设计、模型制作与技术复盘、测试评估和升级优化、成果展现和交流分享、迁移运用和总结的顺序依次开展体现 STEAM 教育理念的项目式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基于STEAM 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项目探究活动。
(三)开展高效准确的评价活动,巩固信息技术教学成果
针对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重知识技能轻素养能力,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等问题要进行及时地解决。教师要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口头提问、举手投票、全面测试、项目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评估与总结活动。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如实评价,便于制定和优化后续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结合 STEAM 教育理念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开展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还要注重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开展教师总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活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项目档案袋,举办产品宣发会,开展演示答辩活动。教师则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呈现情况、艺术审美提升情况、工程与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情况、科学思维和现象认知情况等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文中从 STEAM 教育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二者融合的价值,制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对打破信息技术学科孤立现象,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 STEAM 教育理念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探索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未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和其他教师通力协作,开发常态化、本土化的 S 课程资源,构建完善的教学活动支持体系和评价体系,助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取得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朱青 .STEAM 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路径探析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11):163-164.
[2] 林剑东 . 试论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5(02):73-75.
[3] 张英霞 . 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探究 [J].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4(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