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手术前后的护理
董梦玉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复杂的病例,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类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正常消化功能,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巨大挑战。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科学、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则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的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食道闭锁、肛门闭锁、手术护理
引言
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是新生儿期极为罕见且严重的先天性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此类疾病涉及消化道的双重阻塞,导致患儿出生后无法正常进食与排便,病情危急且复杂。手术是关键的治疗手段,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则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术后恢复与远期预后。本研究聚焦于1例此类患儿的手术前后护理实践,通过总结护理经验,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患儿的生存率和康复效果。
一、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的病理概述
1.1 先天性食道闭锁的定义与分类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指食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形成正常的连续性管道,导致食道上段和下段分离,无法正常进食。根据食道两端与气管及胃部的连接情况,先天性食道闭锁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Ⅲ型,表现为食道上段为盲端,下段与气管形成瘘管。此外,还有单纯食道闭锁无瘘管、食道上段与气管形成瘘管、食道上下段均与气管形成瘘管等多种类型。
1.2 肛门闭锁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肛门闭锁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表现为肛门与外界的通道缺失或狭窄,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排便功能。根据解剖结构和位置,肛门闭锁可分为多种类型:肛门狭窄、肛门闭锁(低位、中位、高位)以及肛门直肠畸形(如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等)。临床表现因闭锁位置和程度而异。低位闭锁的患儿腹部膨胀不明显,直肠末端可在会阴部触及;中位闭锁时,腹部膨胀较轻,直肠末端位于坐骨直肠窝内;高位闭锁则常伴有腹部显著膨胀,且可能合并其他器官瘘管。患儿出生后无法正常排便,常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恢复肠道功能。
1.3 先天性食道闭锁与肛门闭锁的关联性
先天性食道闭锁与肛门闭锁均为消化道发育异常,二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胚胎早期,食管和肛管均起源于原始消化管,其正常发育受到多种基因调控。当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干扰时,可能导致原始消化管的分化和发育异常,从而同时出现食道闭锁和肛门闭锁。此外,这两种畸形可能与某些综合征相关,如VACTERL综合征,其特征包括椎体异常、肛门闭锁、心脏缺陷、气管食管瘘、肾脏异常和肢体畸形等。
二、手术前护理
2.1 术前评估与准备
在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的术前护理中,全面的术前评估与准备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患儿的呼吸、循环、营养状况以及腹部体征,警惕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同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等)明确食道闭锁和肛门闭锁的具体类型及解剖位置,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还需完善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儿的全身状况。在准备方面,需确保手术器械、麻醉设备及急救物品齐备,同时为患儿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2 心理护理与家属沟通
在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的术前护理中,心理护理与家属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患儿的严重病情和即将到来的手术,家属往往容易陷入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情绪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家属的担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积极分享成功案例,增强家属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关爱。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主动关心患儿,通过轻柔的触摸、温暖的微笑和温柔的话语,给予患儿安全感,减轻其术前的紧张情绪。
2.3 营养支持与术前禁食管理
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由于无法正常进食和排便,营养支持是术前护理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对于食道闭锁导致无法经口进食的患儿,可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电解质和维生素,维持患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同时,密切监测血糖、血钾等指标,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术前禁食管理方面,严格遵循医嘱,确保患儿在手术前6-8小时内禁食禁饮,以减少麻醉过程中呕吐和误吸的风险。对于长时间禁食的患儿,适当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障患儿在术前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奠定基础。
三、手术后护理
3.1 术后监测与并发症预防
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和预防并发症。术后需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特别关注呼吸情况,警惕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必要时给予吸氧或呼吸支持。同时,观察腹部体征,如腹胀、肠蠕动恢复情况,预防肠梗阻、腹胀等消化道问题。此外,注意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对于食道闭锁修复后的患儿,需密切观察有无吻合口瘘的发生,定期检查口腔分泌物和胸腔引流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发热、引流液异常、呼吸困难等,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2 营养恢复与喂养指导
患儿术后营养恢复至关重要,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术后初期,患儿常需继续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平衡,确保营养供给安全有效。随着病情稳定,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可采用鼻胃管或胃造瘘管喂养,选择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的配方奶,严格控制喂养量和速度,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喂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3.3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术后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护理,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同样不可或缺。术后,患儿可能会因疾病和手术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通过温柔的言语、亲切的肢体接触和耐心的陪伴,给予患儿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过程,为患儿提供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亲情支持。在康复指导方面,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体能训练、语言训练和心理康复等。指导家属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如伤口护理、喂养技巧以及如何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等。
四、结语
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是一种复杂且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术前的全面评估、心理支持与营养管理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术后严密的监测、营养恢复指导以及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则为患儿的全面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医护人员应持续优化护理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以进一步提高此类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英,陈莲丽.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肛门闭锁手术前后的护理[C]//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0[2025-02-09].
[2]何阳.先天性食道闭锁102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25-02-09].
[3]王月华,徐洁.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合并肛门闭锁纠治术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