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露天爆破排距随台阶高度、孔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作者

蒋云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16

引言

爆破排距设计是露天矿开采工艺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关系到矿山生产安全与效率。随着采矿深度增加,台阶高度变化对爆破能量分布产生直接影响,需要相应调整布孔参数。不同孔径条件下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差异显著,要求排距参数做出适应性改变。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规律,可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爆破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1 露天爆破排距与台阶高度、孔径的理论概述

1.1 台阶高度对排距的理论影响机制

台阶高度直接影响岩体的破碎范围和爆破能量的分布效果。随着台阶高度增加,爆破自由面条件发生改变,岩体受爆后抛掷距离和破碎块度分布相应调整。较高的台阶使得爆破抛掷角增大,爆堆堆积形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最优排距的确定。台阶高度增加会延长爆炸应力波传播路径,影响裂隙扩展范围与破碎区形态。岩体自重应力随台阶高度提升而增强,对爆破参数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1.2 孔径对排距的理论作用原理

孔径变化直接影响装药量与爆炸能量分布状态,进而决定排距参数的优化选择。较大孔径可增加单孔装药量,提升爆炸应力波强度和有效作用范围,要求相应增大排距以保证充分破碎。孔径改变会影响爆炸气体作用时间和压力衰减特性,从而调整岩体破碎模式。不同孔径条件下的能量分配比例存在差异,需要匹配合理的排距实现最优爆破效果。孔径与排距的适配关系需考虑爆炸能量利用率与破碎均匀度,确保爆后岩块尺寸满足生产要求。

2 露天爆破排距随台阶高度、孔径变化规律探究

2.1 台阶高度变化下排距的变化

台阶高度的增加导致爆破自由面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直接影响爆炸能量的作用范围和岩体破碎效果。随着台阶高度的提升,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路径延长,能量衰减程度加剧,爆生裂隙扩展范围相应扩大。较高的台阶使爆堆抛掷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岩石破碎后的移动距离增大。这种条件下,若排距参数未能合理调整,容易造成爆破能量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能量过剩或不足。台阶高度与排距的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岩体的破碎块度分布和爆堆形态,不合理的参数组合会导致爆破效果下降。

2.2 孔径改变时排距的动态规律

孔径的增大意味着单孔装药量的提升,爆炸能量释放强度和影响范围相应扩展。较大孔径条件下,爆炸应力波的初始峰值压力增高,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对周围岩体的破坏程度加深。随着孔径的变化,爆炸气体膨胀做功的过程发生改变,压力衰减特性也随之调整。此时若排距不能同步优化,会导致爆炸能量利用率降低,岩体破碎均匀性受到影响。孔径与排距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爆炸能量的有效作用范围,直接影响爆破后的岩块尺寸分布和爆堆松散度。

2.3 排距随台阶高度和孔径组合的变化特征

台阶高度与孔径的协同变化使排距需求呈现非线性响应特征。当台阶高度增加而孔径较小时,爆炸能量难以充分作用于整个台阶高度范围。反之,较大孔径配合较低台阶时,容易造成能量过度集中。两者的不同组合导致爆炸应力场的分布形态差异显著,应力波叠加效应随之改变。参数组合不当会引发能量分布失衡,局部区域可能出现过度破碎或大块率增高现象。台阶高度、孔径与排距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岩体的整体破碎效果和爆堆形态质量。

2.4 不同地质条件下排距变化规律的差异

岩体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差异显著影响排距参数的优化选择。坚硬完整岩层中应力波传播距离较远,所需排距相对较大。软弱破碎地层能量衰减较快,排距需要相应减小。节理发育的岩体改变爆炸能量的传播路径和裂隙扩展方式,对排距参数提出特殊要求。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爆炸能量的吸收、反射和折射特性存在明显区别。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导致排距优化需考虑更多因素,单一参数标准难以适应多变的地质环境要求。

3 露天爆破排距随台阶高度、孔径变化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3.1 在矿山开采中的排距优化应用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爆破排距的优化设置需严格遵循岩体力学特性和爆破能量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开采阶段的台阶高度变化,采用分段式排距设计方法,确保爆炸应力波在岩体中的有效传播。硬岩矿床开采时,依据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弹性模量适当增大排距参数,延长应力波作用时间;软岩矿床则相应缩小排距,提高能量集中度。多台阶协同爆破作业时,建立三维排距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各台阶高度差异带来的能量分布变化。通过引入数字化爆破设计系统,实现排距参数的动态优化,精确控制爆破块度和爆堆形态。此外,针对特殊地质构造区域,采用非均匀排距布置方式,确保爆破能量的合理分配。

3.2 道路建设爆破中排距的合理设置

道路工程爆破作业具有作业面狭窄、环境复杂等特点,排距参数的精确控制尤为重要。路基开挖爆破依据设计标高变化,采用递进式排距调整方案,确保不同深度岩层的均匀破碎。边坡控制爆破中,结合岩层产状和节理发育特征,设计差异化排距参数,实现精确轮廓成型。城市道路改建工程采用小孔径密排距爆破技术,有效控制爆破振动和飞石。隧道洞口开挖实施非对称排距布置,优化临空面能量分配。针对岩性变化区域,建立实时岩体参数反馈机制,动态修正排距设计方案。通过引入智能爆破控制系统,实现排距参数的精准执行。

3.3 水利工程爆破排距规律的实际运用

水利工程爆破对开挖精度和安全控制要求严格,排距参数的确定需考虑多重约束条件。大坝基槽开挖采用分级排距控制技术,依据开挖深度变化调整参数设置。围堰拆除爆破设计能量定向释放方案,通过优化排距实现精确破碎。航道疏浚工程结合水深监测数据,动态调节水下爆破排距参数。导流洞开挖实施轮廓控制爆破,采用递减排距布置方式。针对特殊地质构造区域,建立排距参数专家决策系统,确保爆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预先评估不同排距方案的爆破效果。

3.4 应用排距规律的工程效果评估

爆破排距参数优化效果的评估需要建立多维度的分析体系。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爆堆形态数据,定量分析排距设置的合理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岩块级配分布,验证排距对破碎效果的影响。建立爆破振动监测网络,评估不同排距方案的能量分布特征。利用地质雷达检测爆破松动圈范围,分析排距参数与岩体损伤的关系。结合施工效率指标,综合评价排距优化的经济效益。开发排距参数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评估结果的智能化应用。持续的效果评估为排距规律的深化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结束语

爆破排距参数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岩体特性、爆破能量分布和破碎效果等多重因素。通过建立台阶高度、孔径与排距的定量关系,能够实现爆破参数的精准设计。这种科学化的参数确定方法有助于提升爆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丁汉堃 , 石磊 , 王峰 , 等 . 露天爆破排距随台阶高度、孔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J]. 采矿技术 ,2024,24(03):106-110.

[2]过江,赵培东,张琛,等.能耗控制视角下的MOPSO爆破参数优化研究[J].工程爆破 ,2022,28(05):9-16+51.

[3] 赵海峰 . 露天煤矿爆破根底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J]. 山东煤炭科技 ,2021,39(11):98-100+104.

[4] 常诗源 . 双利矿台阶爆破孔网参数值研究与应用 [D].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5] 马力 , 涂宇航 , 马成卫 , 等 . 露天矿台阶深孔大孔距小排距爆破参数优化[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4(05):5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