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郭正旋 周红祥 丁小勇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1 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是将保温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与外墙板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温墙体结构。在工厂预制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与外墙板的内叶板、外叶板进行复合。常见的复合方式有粘结法、锚固法等。粘结法是利用专用的粘结剂将保温材料牢固地粘结在外墙板上;锚固法是通过锚固件将保温材料与外墙板连接在一起,确保保温层与墙体的整体性。在施工现场,只需将预制好的外墙保温一体化墙板进行吊装、就位、固定,即可完成外墙保温及墙体的施工。

2 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

2.1 模具设计与制作

预制构件模具是保证构件尺寸精度与外观质量的基础。在设计模具时,需充分考虑构件的形状、尺寸、脱模方式等因素,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于外墙保温一体化预制构件,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包含保温层、结构层等,模具设计要兼顾各层的位置精度与连接要求。例如,在设计夹心保温墙板模具时,要精确设置保温板的定位装置,保证保温板在浇筑过程中位置准确,不发生位移。模具制作应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与工艺,确保模具的尺寸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同时,要注重模具的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便于构件脱模,减少对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2.2 保温墙版轻量化技术

在整体墙板施工中,通常采用 200mm 厚混凝土墙体、 100mm 厚保温板的工艺组合。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墙体既能有效保证设计的传热性能指标,又无需额外粘贴保温板。不仅降低了墙体的施工强度,还能精准控制墙体尺寸。较轻的墙板重量也便于运输和安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

2.3 钢筋加工与安装

钢筋作为预制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件,其加工与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构件的结构性能。钢筋加工包括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等工序,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加工,确保钢筋的形状、尺寸符合标准。在安装钢筋时,要准确布置钢筋的位置,保证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满足设计规范。对于外墙保温一体化预制构件,在钢筋安装过程中,还要注意与保温层连接件的协同安装。例如,在预制夹心保温墙板中,拉结件与钢筋的连接要牢固可靠,确保在受力时能够有效传递荷载,使保温层与结构层协同工作。

2.4 保温板加强层

在装配式保温墙板外侧覆盖一层 8mm 厚的聚合物砂浆作为加强层,内附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柔韧性和良好拉伸性能,可有效避免保温板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铺设前,确保 XPS 板表面无灰尘和泥土,以增强附着力。铺设时,XPS 板应覆盖粘结砂浆,但注意不要让砂浆混入保温板与防火带之间的缝隙,以免影响墙板耐火性能。在粘结砂浆涂抹完成后,在其上部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根据施工图纸切割网格布,保证网格布平整,辊面与墙体连接,使其完全粘结在墙体保温层上。在网格布上涂抹混合粘结砂浆,将网格布完全覆盖,厚度不小于 2mm 。可借助模板立板将格栅整平,但不能损坏格栅布,也不能让其周围暴露。当网格布四边有搭接要求时,搭接尺寸应大于 70mm ,并用腻子将网格布找平,确保网格布不外漏。

2.5 吊装与定位技术

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的吊装与定位采用精确测量定位配合智能吊装设备进行施工。吊装设备选用塔式起重机,起重臂长度根据建筑长度确定,在作业范围内均可采用单机作业。吊装索具系统由主钢丝绳、次钢丝绳及调节装置组成,钢丝绳选用公称直径 20mm 的 6×37+FC 型号,索具与构件连接采用M 24 高强度吊环螺栓,吊点布置按照构件重心位置设置。定位系统采用三维激光测量仪进行放线,通过全站仪对轴线进行测量放样,测量基准点采用钢板焊接固定方式,确保基准点稳定性。构件定位采用可调式支撑架,支撑架由主立杆、横向支撑及调节螺杆构成,通过调节螺杆实现构件位置微调。构件临时固定采用预埋件配合高强螺栓连接,螺栓孔采用长圆形设计,预留调整空间。构件接缝处设置定位销,定位销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定位销实现相邻

构件的准确对位。

2.6 面漆涂装

墙面饰面层主要为外装饰涂料施工,包括基层、加强层等部分。加强层需做耐碱处理,以保证墙体抗压性能,增强墙体功能。铺设饰面层时,先填充密封底漆,确保墙面无污渍和凸起,如有不平,需用砂浆找平,保证墙面平整。施工时温度应高于 5 C,湿度低于 85% ,各项验收需符合粘结砂浆处理标准。按照布置图采用全粘结法依次铺设,保证排风充分,卷材固定在基层上。粘接后,确保面漆平整、稳定、清洁、无缺陷。为保证墙面整体清洁,可在基层涂上自洁涂料,将防水、装饰、清洁功能完美结合。

2.7 防水与密封处理

外墙防水与密封是保障装配式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除了在连接节点处做好防水密封处理外,对于预制外墙板的其他部位,如门窗洞口周边、穿墙管道部位等,也需进行严格的防水密封处理。在门窗洞口周边,可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进行加强处理,再安装门窗框,并在门窗框与墙板之间填充密封胶,确保门窗洞口不漏水。对于穿墙管道部位,先在管道周围预留孔洞,安装管道后,采用防水密封材料(如防水砂浆、密封胶等)对孔洞进行封堵,形成严密的防水屏障,防止雨水渗漏进入室内。

2.8 勾缝

勾缝效果直接影响墙面美观。整体墙板之间的墙缝采用黑色填缝剂处理。在缝隙上下侧覆盖胶带,胶带粘度要合适,粘度太小在勾缝时易脱落,粘度太高撕下时会损坏面漆。胶带粘合完成后涂抹密封剂,涂抹过程中密封剂要均匀,表面应平整,并与饰面层在同一平面内。胶带在约 20 分钟后可去除,减少对密封剂和饰面层的损坏。

3 应用前景展望

在政策支持方面,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市场需求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建筑企业等为提高建筑质量、降低成本,对该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将在更多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在系统构造设计、接缝节点处理、性能指标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自动化生产技术与智能化施工工艺实现了构件生产与安装质量的精确控制。工程实践表明,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在保温性能、施工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亚威, 李红芳, 黄卓, 等. 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外墙防水构造研究[J].广东建材 ,2024,40(07):107-109.

[2] 聂建省 , 千绍玉 , 聂雅飞 . 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防水密封新材料与施工技术创新 [J]. 粘接 ,2024,51(05):37-40.

[3] 张玲 . 被动低能耗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