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牛潇洁 王平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睱时间的持续增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劳动一族的突起,传统的旅游方式及内容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基于刺激性、专业性、民族性的旅游方式及内容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主体模型就是从理论上分析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探索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剖析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包含的内容。

1 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理解

1.1 城市竞争力内涵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和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它体现了城市吸引人才、资本和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能力。城市竞争力不仅关乎经济指标,还涵盖文化软实力、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是城市持续发展和提升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内涵

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则聚焦于体育与旅游融合的产业生态,强调资源整合效率、产品创新力、服务质量和市场响应速度。它不仅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还涉及赛事组织、设施建设、品牌推广和政策支持等多维度因素。高竞争力的城市体育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吸引体育旅游者,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是推动城市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2 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理论基础分析

探讨本研究模型构建所依托的核心理论:如波特的钻石模型、区域竞争力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提出适用于体育旅游产业的新思路。

2.2 竞争力理论模型构建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旨在系统揭示影响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科学评估和提升竞争力提供理论框架。基于前述理论基础,本文将竞争力要素划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内部驱动因素包括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体育资源、文化资源)、市场机制(需求规模、消费者偏好)、产业组织(企业结构、协同合作)、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智能服务)以及服务质量(旅游服务体验、赛事组织水平)。这些要素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是推动城市体育旅游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环境因素涵盖政策支持(政府规划、财政投入)、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场馆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居民参与度、文化氛围)和区域协同(跨区域合作、产业链联动),为内部因素的发挥提供保障和条件。模型通过系统整合这些要素,强调它们的动态互动和反馈机制,突出产业融合与创新驱动的作用,体现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多元复合特征。此外,模型特别关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体育的引入,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新兴路径。该理论模型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前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也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主体提供具体的战略指导和实践方向。

3 提升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3.1 构建多元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

提升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保障。首先,应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专门针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明确发展目标、资金扶持和激励措施。其次,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推动政策落地。政策体系应涵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用地保障、人才引进和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形成多元化、协同化的支持网络。同时,要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跨界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此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市场化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构建完善的政策生态,不仅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也为产业创新和升级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2 强化城市特色与品牌塑造能力

城市特色是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塑造则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关键。强化城市特色,首先需要深度挖掘和整合本地体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体育项目、特色赛事、民族体育文化等,形成独具风格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其次,要结合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打造融合体育与旅游的综合体验项目,如体育赛事 + 观光旅游、体育健身 + 文化体验等,丰富产品内涵,提升游客黏性。在品牌塑造方面,应注重专业化运作,通过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建设标志性体育场馆、开展精准的市场营销和公关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平台传播城市体育旅游形象,增强互动体验,扩大影响力。通过持续打造差异化品牌,形成鲜明的城市体育旅游竞争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和投资,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3.3 推动产业链整合与智慧化转型

产业链整合和智慧化转型是提升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首先,应促进体育、旅游、文化、康养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整合赛事组织、旅游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环节,打造“一站式”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整体游客体验。其次,积极推进智慧化转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赛事管理平台、智慧景区、在线服务系统,实现精准营销、智能调度和个性化服务。智慧化不仅提高运营效率,还能增强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产业抗风险水平。此外,推动数字内容开发和虚拟现实体验,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形态,拓展消费场景。通过产业链优化和技术赋能,促进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结束语

本文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了适合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模型,明确了资源优势、市场机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关键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结合现实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多元协同政策支持、特色品牌塑造和产业链整合与智慧化转型等切实可行的提升路径。未来,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应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江小娟.体育产业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科学,2019,(7)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 :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 王家宏,等.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实施执行的分析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9)

[4] 钟玉姣,等.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1).

[5] 盘劲呈,等.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1,(1)

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川渝城市群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WHLY2025007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