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医疗体操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彭述英 刘宁 郝军锋 王美 许菊青通讯作者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广州 510430
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控制精神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然而,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功能,尤其是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他们面临着更为持久和复杂的治疗与康复挑战[2]。在探索更为全面有效的康复策略过程中,运动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提升心情状态,进而可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3]。医疗体操是一种结合了肢体伸展、有氧运动及放松训练的综合运动形式,其通过科学设计的动作和节奏,促进患者的身心协调,提升身体机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社交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4]。本研究探讨医疗体操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本院住院的 6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 ① 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② 临床病程时间超过 3 年,病历资料完整;③精神症状基本缓解,病情稳定; ③ 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症状不稳定者,存在肇事肇祸、自杀、自伤及冲动攻击风险的患者; ②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存在严重并发症; ③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④ 空腹血糖≥15mmol/L 或有严重低血糖倾向者;⑤尚未控制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急性炎症者。⑤不能配合本试验者; ⑥ 腿、脚等行动不便,不能配合完成医疗体操的病人。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和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60 例患者中男36 例,女24 例;病程4-10(6.13±1.14)年;年龄35-65(49.26±7.51)岁。
1.2 方法
1.2.1 实施前准备
①组建团队,组建涵盖康复治疗师、中医学临床医师及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团队,通过查阅文献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整合一套医疗体操,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至 30 分钟,要求安全有效。②选取 10 名患者进行预试行,检查整合的医疗体操是否合理,是否适用,操作时是否安全以及是否便于开展,如预试行顺利即培训病区护理人员掌握医疗体操运动技巧,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进行推广,病区内指定专人负责,每周一至周五保证开展医疗体操锻炼,周六周日适当休息。 ③ 在开展过程中及时检查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及时解决,及时评估医疗体操有无发挥其效果。 ④ 评估过程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偏离预期及时查找原因,返回到到计划阶段,如果符合预期,将医疗体操进行标准化。
1.2.2 实施医疗体操活动
①耳部按摩:首先搓手心 30 次,让手部发热,用发热的双手进行耳部推压 5 次,按摩耳部 5 次,提拉耳尖 5 次,耳部含有很多穴位,在做耳部按摩的时候也进行了穴位按摩,有益于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代谢,调理身体各部分脏腑机能,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同时患者坐着就能完成,保障患者安全。②手部操:先搓手背 30 次,食指对碰 30 次,食指根部对碰30 次,十指根部对碰30 次,十指交叉扣打30 次,小手指侧扣打30 次,转手腕左右各30 次,按压指腹 30s,拉伸手指 30s,握拳依次打开手指 30s,手指运动能有效锻炼手指关节、肌肉及神经等,提高手指灵活性,增加手脑协调,改善大脑功能,预防手部关节疾病并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③颈椎操:拉手望天30s,头颈相争30s,十字颈操30s,颈部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④乳腺操:双手合十伸臂 8 次,扩胸运动 8 次,上下扬手臂各8 次,拍肩膀各 8 次,拍腋下各 8 次,拍手臂各 8 次,乳腺操促进乳腺区域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通。⑤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脐部30s,顺时针腹部绕脐按摩30s,腹部推揉30s,腹部由上至下、由右至左推压 30s,此腹部按摩可调理脾胃,通调大便的作用。⑥腰部按摩:手心由上至下按摩腰部 30 此,腰肾区敲打 30 次,敲打骶尾及臀部 30 次,转腰 30 次,腰部动作通过敲打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调节肠道功能、舒缓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机体免疫力。 ⑦ 平衡训练:单脚站立各 30s,助改善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和核心力量。 ⑧ 跌锺30 次,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同时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8 周后和干预16 周后测量以下指标:(1)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表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 评价,总分120 分,总分越高表明治疗效果越佳[6]。(2)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包括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 个维度,每一维度标准分为 0~100 分,分值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佳 [7]。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26.0 软件统计。SQLS 和 NOSIE 评分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 NOSIE 评分
患者开展医疗体操活动后的 NOSIE 评分高于开展前,且开展 16 周后的 NOSIE 评分高于开展8 周后的评分 (P<0.05) 。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NOSIE 评分对比(分,
)

2.2 比较 SQLS 评分
患者开展医疗体操活动后的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开展前,且开展16 周后的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开展8 周后的评分 (P<0.05) 。详见表2。
表 2 干预前后 SQLS 评分对比(分, x ± s )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导致长期的社会功能退化和认知功能损伤。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影响,往往难以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自我管理能力和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显著下降[8]。生活质量的低下不仅反映在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还涉及动力和精力的衰退,常伴随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疲劳等。这些问题的叠加使得患者的康复和再融入社会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手段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但无法全面解决患者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问题。因此,如何通过非药物干预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成为近年来精神病学护理和康复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医疗体操作为一种结构化、低强度的运动干预方式,因其简单易行、风险低,特别适合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医疗体操结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穴位按摩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心理健康,并调节药物副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医疗体操活动的持续实施,患者的 NOSIE 评分逐渐提高,尤其是在干预 16 周后,NOSIE 评分显著高于干预 8 周后的评分( (P<0.05) 。这一结果表明,医疗体操活动对患者行为障碍的改善作用是渐进的、持续的。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医疗体操通过运动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区域,促进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的分泌,进而调节神经活动,提升情绪稳定性和认知功能。同时,医疗体操中的穴位按摩,如耳部和腹部的按摩动作,可通过刺激穴位来平衡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脏腑功能。这种基于中医理论的穴位刺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呼吸调节和全身协调运动在行为障碍的改善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呼吸能够增加氧气摄入,改善大脑供氧,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平衡,帮助患者更加冷静地应对外界刺激 [10]。全身的协调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还通过肢体的协调性训练,提升了患者的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在长期进行运动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肢体灵活性得以增强,使他们逐步能够更好地控制行为,避免冲动行为或过度反应。干预后的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及副作用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在 16 周后的评分较 8 周后的进一步降低 (P<0.05) 。心理社会维度的改善可能与医疗体操中包含的呼吸调节和全身协调运动密切相关。这些运动不仅能帮助患者放松全身肌肉,缓解紧张,还能通过深度呼吸改善氧气供给,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情绪稳定性和认知能力。动力和精力维度的改善得益于,医疗体操通过逐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性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副作用维度的下降则表明,医疗体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常导致代谢问题,而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重,改善代谢功能。此外,医疗体操中包含的按摩和伸展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从而减轻药物的运动副作用,整体健康状态也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医疗体操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障碍,还能促进其生活质量在多个维度有所提升。但考虑到本研究的样本量和研究周期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进行长期随访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医疗体操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振勇 , 韩露 , 朱晓敏 , 等 . 有氧运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50(5):978-982.
[2] 董洁 , 薛庆静 , 华仁香 , 等 . 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37(30):2324-2329.
[3] 黄雅玲 . 正念减压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2,20(8):160-163.
[4] 方海燕 , 王晶晶 , 胡冬梅 , 等 . 团体操联合药物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29(10):100-101.
[5]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编著, 美张道龙 译.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6] 李本涵, 张娟, 方洁, 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腰围,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J]. 中外医药研究 ,2023,2(27):33-35.
[7] 姚琴 , 包盈晶 . 集体运动激励疗法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J].浙江医学 ,2022,44(1):60-63,102.
[8] 夏小华 , 陈燕娟 .ABC 理性情绪疗法联合模拟跳绳运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21(34):103-106.
[9] 高彩虹 , 黄腊根 , 刘丹丹 . 体操运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57(25):99-101.
[10] 周建清 . 智能电针仪结合广播体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2,35(16):180-182.
基金项目:2024 年康宁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开展医疗体操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项目编号(KN20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