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心”“语”巧融合 润物细无声

作者

陈余余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 重庆 402247

前言: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小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有着紧密联系。小学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如果教师并未正视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会导致小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让学生敢于直面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以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适应自身变化和主动适应社会,更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三观,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渗透与融入,有助于小学生初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科学引导这一群体形成健康心理和树立正确三观,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促使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直面挫折,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二)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在小学教育阶段,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除可以让小学生拥有较为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外,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五彩缤纷的广阔世界,从而打开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认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思想观念,拥有良好学习态度,养成优秀学习习惯,深刻理解语文知识,促进学习效果和质量持续提升 [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背景下,涌现出了诸多新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渗透,应当与时俱进地对这些行之有效方法加以应用。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需对多种创新方法进行灵活采用,以此将学生个体内心的积极向上情感体验激发出来。第一,情境教学法。利用先进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动态的纪录片,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狼牙山战斗场景,促使学生对五位英雄直面侵略者时的临危不惧精神进行切身感受。第二,角色扮演法。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亲自扮演众多侵略者与五位以身殉国的英雄,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不仅可以对英雄们当时的心理活动有更加充分的体会,还可以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第三,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协同分工,搜集和整理与“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各种真实资料,并动手制作出一份专题报告,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英雄事迹。通过多样化和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调动起来,让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能够切实保证学生获得良好健康心理教育,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二)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延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小学语文教师推动多样化活动井然有序开展,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与途径得到有效拓宽。一是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认真阅读类型多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汲取其中存在的积极心理力量,全面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意识。二是举办主题班会,小学语文教师可邀请心理教师进入课堂分享经历,为学生三观的正确建立提供帮助。三是开展征文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对于不同事件及人物的真实看法,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进行细腻的情感表达。四是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借助,如宣传栏和心理互动区等,让学生在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心理健康氛围中形成健康心理。合理借助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深入挖掘教材因素,开拓渗透心理健康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用的教材中蕴含着诸多优秀心理健康素材,其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当对这类素材的深入挖掘予以关切关注。例如,在讲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塑造母亲这一形象的,在其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母子情,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文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对文章部分语句进行充分借助,对其中思想感情进行充分品味,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的基本要求。讲解文章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而不是一味地由自己主导,其在将文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因素确定以后,需要以这些因素为依据来为学生设定问题,继续鼓励学生展开探讨。问题如下:(1)分析文章中母亲心理状态;(2)揣摩母亲心理特征,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便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更进一步。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对文章相关语句进行细细斟酌的时候,需要认真观察学生,及时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方式,以便获得良好心理健康渗透成效,进一步开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 [2]。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教师持之以恒探索与实践。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深入挖掘教材因素的策略,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还可以延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更可以开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大幅提高,帮助学生塑造健全品格,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汪小东. 挖掘小学语文课本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11):188-189.

[2] 唐红梅 .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究 [J]. 求知导刊 ,2024,(3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