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师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杨小娟

重庆市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重庆  401120

2020 年 6 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发挥资源中心作用。为了更好地梳理区域特教资源中心师资建设的对策,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调查法,通过对渝北区特教师资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探究渝北区特教资源中心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提升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一、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师资建设现状

自渝北区特教资源中心成立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成为资源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渝北区资源中心主要通过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两大板块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笔者通过访谈渝北区特校校长了解到,从 2018 年初至今,区教委分批次组织拟建资源教室的普校校长和特校校长、巡回指导教师到江浙、广东沿海等特殊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渝北区资源中心的特教师资培训已经形成常态,普校随班就读教师对特殊学生障碍类型、特点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同时,渝北区特教资源中心开展论文和优质课竞赛活动,提升全区特教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技能。

二、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渝北区特教师资建设仍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专任教师紧缺

渝北区普校现有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学生 400 多人,占全区所有残疾学生70% 以上,这对于资源中心开展巡回指导、普校开展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于特殊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 [1]。渝北区现有特校教师 34 人,特殊教育专业 15 人,占比不到 50% 。其中在特教学校中选任 5 名教师担任资源中心工作人员 , 并负责全区60 多所中小学巡回指导工作。普校现有 11 所资源教室,却没有特教专业背景的专职资源教师。普校从事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工作的教师中,也无特殊教育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

(二)特教师资专业能力不足, 队伍稳定性差

首先,巡回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巡回指导直接面向学生的筛查评估与咨询、直接服务学生的个案指导、直接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直接面向学校的资源教室相关指导 [2]。虽然巡回指导教师具备特殊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但是对普校的学科教学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对融合班级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经验不足。其次,普校教师从事特教工作的专业能力有限。普校教师没有特教专业背景,他们对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欠缺,虽然接受过一些培训,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困难重重。通过访谈和问卷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未落实专职教师编制,专任教师缺乏。第二,师资培训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指导。

三、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师资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专任教师编制,增加专任教师数量

渝北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已经明确提出,为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渝北区资源中心辐射全区中小学 60 多所,从残疾学生信息排查、特殊儿童评估与安置、全区教师培训、巡回指导、家长咨询等方面工作都需要专职的、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承担。渝北区资源教室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对专任资源教师的需求紧迫。因此,希望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能落实资源中心工作人员和已建资源教室的资源教师编制。同时,希望各个普通学校能从工作量、教师待遇各方面完善教师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增强特教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二)利用信息化云平台,教师协同专业提升

为有效弥补短期集中培训的不足,渝北区特教资源中心应积极运用“特殊教育资源云平台”统筹全区特殊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云平台是资源中心和普校的交互和共享平台。云平台主要提供普校进行专业支持申请、供特校进行问卷调查、发布通知等。通过云平台普校向资源中心提出“专业支持申请”,资源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学校申请后会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并进行专业解答。特教资源中心在开展特教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之前,也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了解教师基本情况以及专业能力提升需求,根据教师年龄、专业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和教研活动方案 [3]。平云台里有一个重要的板块叫“资源中心”,这里的“资源”除了包含平台现有的评估工具和训练案例,还有教师们上传到“云课堂”的优秀特殊教育教学资源。普校教师和特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在这里得到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三)增强巡回指导力量,有效落实巡回指导

1. 培养巡回指导梯队,提高巡回指导效率。通过调查发现渝北区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巡回指导教师数量少、专业能力不足的现状。首先,增加巡回教师数量。从特教教师队伍中选拔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基本功扎实,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年轻教师成为巡回指导的后备力量,学习巡回指导流程和方法[4]。其次,加强对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派出巡回教师到融合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自身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2. 建立巡回服务清单,实施精准有效指导。资源中心将以文本的形式整理出巡回指导服务清单,清单的内容来源于国家规定的资源中心工作的内容,并结合普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服务对象是普校的随班就读教师、学生(包含随班和送教学生)以及家长,服务内容包括特殊学生筛查评估、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康复训练、送教上门服务指导、资源教室设施设备使用指导、为残疾学生家长提供咨询和其他工作。资源中心将服务清单提供给普校随班就读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告知他们可以享受的指导服务内容。

总之,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特教师资队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区域特教师资建设过程中应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探寻特教师资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促进资源中心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资源中心服务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区域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晓英,陈琪,赵丽娟.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供给:问题、归因与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 ,2020(1):110.

[2] 王红霞. 巡回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4.

[3] 傅朝晖 . 构建专业发展学校,创新区域特教教师培养模式 [J]. 现代特殊教育 ,2014(5):33.

[4] 谭蕾 .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特教资源中心的实践研究 [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11):26.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专项督导制度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1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