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钻井工程中存在问题与提高钻井效率技术策略探讨

作者

侯聪颖

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沙特钻井公司 重庆 400000

1 钻井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质条件复杂带来的难题

地质条件复杂是钻井工程的一大挑战。不同地区地层特性差异大,部分区域有坚硬岩石层,钻进时钻头阻力大、速度降低、磨损加剧,频繁换钻头增加成本和时间。一些地方存在断层、裂缝等地质构造,使井壁稳定性差,易引发坍塌、卡钻等事故,影响钻井作业。此外,地下流体压力不稳定给钻井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井喷等重大安全事故。

1.2 设备性能的局限性

当前,现存的钻井设备在性能表现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设备,其自动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大量的操作环节依赖人工来完成。这无疑极大地加重了工人的劳动负荷,并且由于人的主观因素,操作失误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进而对钻井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从动力层面来看,这些设备的功率和扭矩存在明显的不足。当面对深层的、质地坚硬的地层时,设备无法提供充足的动力,从而难以达成高效钻进的目标。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设备在长时间持续作业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频繁的设备维修以及停机检修状况,会严重干扰正常的施工计划,导致工程进度出现延误。

1.3 钻井液性能不佳

钻井液性能不佳是钻井工程重要问题。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携带岩屑,若流变性不好,无法有效带出岩屑,会使其在井内堆积,增加卡钻风险。同时,护壁性能不达标,不能形成有效泥饼,难以保证井壁稳定,易引发坍塌。再者,润滑性能差会增大钻具与井壁摩擦力,加剧钻具磨损,甚至导致钻具折断。另外,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性能稳定性不足,会影响其功能发挥,对钻井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1.4 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钻井作业作为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当下部分钻井团队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准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新入职员工未能接受系统且全面的培训,对先进的钻井技术以及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不足。在面对复杂的作业情况时,他们难以迅速且准确地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对钻井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1.5 管理模式不完善

部分钻井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短板,缺乏科学且合理的规划与调度机制。以物资供应为例,极易出现材料供应滞后的状况,使得钻井作业不得不停工待料;在人员配置层面,或许存在分工缺乏科学性、协作流程不通畅的弊病,进而对工作效能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针对钻井过程的质量把控以及安全管理不够严谨,同样容易滋生各类问题,致使钻井效率下滑。

2 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策略

2.1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应对策略

在钻井工程实施过程中,需着重强化对目标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剖析工作。借助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从而更为精确地掌握地下地质构造状况。依据各异的地质条件,审慎挑选适宜的钻头类型以及钻进参数。当面对坚硬岩石层时,可选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这类具备高效性能的钻头;与此同时,科学地调节钻进压力与转速,以此提升钻进的效率。除此之外,一旦遭遇高压水层、天然气层等特殊地层情况,要预先拟定应急处理方案,运用对应的防喷、防漏技术举措,切实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

2.2 设备升级与维护

在钻井工程领域,应当显著增加对钻井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迅速对老化设备予以更新换代,积极引入具备先进技术的高性能钻井设备。举例而言,选用具备大功率以及高排量特性的钻井泵,以此增强钻井液的输送效能;运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钻机,达成钻杆自动起下钻操作以及钻进参数的自动控制,从而降低人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提升作业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构建一套完备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按照既定周期对设备开展全面的检查、精心的保养以及专业的维修工作,保证设备始终维持在优良的运行状态。

2.3 优化钻井液性能

钻井液性能的好坏直接关乎钻井效率的高低,所以对钻井液性能进行优化是提升钻井效率的核心所在。第一步,需依据不同的地质状况与钻井需求,对钻井液的配方进行精准调配。针对容易坍塌的地层,可适量添加适宜的防塌剂,以此强化钻井液的护壁效能,促使其能够更出色地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泥饼,进而保障井壁的稳固性。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中,则要挑选具备优良热稳定性和抗高压能力的处理剂,保证钻井液在极端工况下依旧可以正常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持续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也是极为关键的。通过添加恰当的增黏剂或者降黏剂,让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达到理想状态,这样就能更为高效地携带岩屑,减少岩屑在井内的堆积量,降低卡钻事故发生的几率。另外,提升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同样不可轻视。可以往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降低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钻具的损耗,延长钻具的使用时长,避免因钻具折断等突发问题而阻碍钻井进度。

2.4 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

为提升钻井人员技术水平,需建立完善人员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先进钻井技术、新型设备操作方法及复杂工况处理技巧等。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员工在实操中加深理解与掌握。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系统入职培训,使其熟悉工作流程与规范,安排经验丰富导师一对一指导,助其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与技术创新,设立奖励机制,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员工,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2.5 改进管理模式

为了显著提升钻井效率,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构建科学且合理的规划与调度机制乃是核心所在。在物资供应这一重要环节,可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物资的库存状况、采购进度以及运输动态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控,并依据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的调度。如此一来,能切实保障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从根本上杜绝停工待料这一严重影响效率的情况发生。人员配置上,依据员工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责任与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沟通。搭建高效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分工协作问题导致的效率低下。此外,重视钻井过程质量把控与安全管理。建立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对各环节严格检验,确保符合标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钻井作业安全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钻井工程存在地质条件复杂、设备性能局限、钻井液性能不佳、人员技术水平不一和管理模式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钻井效率。为此,可采取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应对策略、设备升级维护、优化钻井液性能、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以及改进管理模式等技术策略,有效解决问题,提高钻井效率,保障石油勘探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赞彬 . 钻井工程中存在问题与提高钻井效率技术策略探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07):134-136.

[2] 汪洋. 浅析目前钻井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西部资源,2020,(03):112-113+117.

[3] 王学军 . 钻井工程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提高钻井效率技术研究 [J]. 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