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群众舞蹈编排中的文化元素融入

作者

吴磊

宜章县文化馆 湖南省郴州市 424200

引言

群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元素是舞蹈的灵魂与核心,将其融入群众舞蹈编排中,能使舞蹈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增强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然而,当前群众舞蹈编排中文化元素融入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并解决。

1 文化元素对群众舞蹈编排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舞蹈艺术价值

文化元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群众舞蹈编排,能使舞蹈跳出单纯肢体动作的局限,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中国古典舞中融入的戏曲元素,从手眼身法步到动作神韵,都让舞蹈更具韵味和质感,提升了舞蹈的艺术层次和审美价值。这种艺术价值的提升,能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和欣赏舞蹈,推动群众舞蹈文化的发展[1]。

1.2 传承和弘扬文化

群众舞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性。当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舞蹈就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比如少数民族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通过群众舞蹈的形式得以代代相传。同时,在对外交流中,群众舞蹈也能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1.3 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

群众舞蹈贴近群众生活,当其中融入熟悉的文化元素时,能唤起群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以地方民间舞蹈为例,它所包含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如方言、民俗等,让当地群众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群众舞蹈编排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现状与问题

2.1 现状

目前,部分地区在群众舞蹈编排中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元素的融入。一些社区、文化馆组织的舞蹈活动,会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文化庆典等,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例如,在春节期间编排融入传统春节习俗元素的舞蹈,让群众在舞蹈中感受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也开始相互借鉴和融合,丰富了群众舞蹈的表现形式 [2]。

2.2 问题

2.2.1 文化元素挖掘不深入

许多舞蹈编排者对文化元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仅选取一些简单的文化符号进行堆砌,而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在编排少数民族舞蹈时,只是模仿了一些标志性的动作和服饰,却忽略了该民族舞蹈所蕴含的宗教信仰、历史故事等深层次文化元素,导致舞蹈缺乏灵魂和深度。

2.2.2 创新不足

部分群众舞蹈在融入文化元素时,过于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新。舞蹈动作、音乐选择等方面都较为陈旧,难以满足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例如,一些地方民间舞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表演形式,没有结合现代舞蹈理念和技术进行创新,逐渐失去了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

2.2.3 人才短缺

文化元素融入群众舞蹈编排需要专业人才,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备扎实的舞蹈编排能力。然而,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导致许多舞蹈编排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舞蹈编排者要么只懂舞蹈技术,对文化元素了解不足;要么熟悉文化知识,却缺乏舞蹈编排技巧,影响了文化元素在舞蹈中的有效融入 [3]。

3 群众舞蹈编排中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的策略

3.1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内涵

3.1.1 开展文化调研

舞蹈编排者应深入当地的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民俗馆等,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了解当地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与当地的文化专家、民间艺人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和见解,获取第一手的文化信息。例如,在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舞蹈时,编排者可以走访当地的老艺人,了解传统舞蹈的动作、节奏和文化寓意,为舞蹈编排提供丰富的素材。

3.1.2 分析文化元素特点

对挖掘到的文化元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从文化元素的形态、色彩、节奏、寓意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与舞蹈艺术的契合点。比如,在分析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其线条流畅、造型独特的特点,可以将剪纸的造型元素转化为舞蹈动作的姿态,将剪纸的线条感融入舞蹈的韵律中,使舞蹈更具文化特色。

3.2 注重创新融合

3.2.1 舞蹈形式创新

结合现代舞蹈理念和技术,对传统舞蹈形式进行创新。可以引入现代舞的编舞手法,如空间运用、动作组合方式等,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例如,将传统民间舞蹈与现代街舞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尚感的群众舞

蹈。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如灯光、音效、视频等,增强舞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提升舞蹈的观赏性。

3.2.2 音乐创新

音乐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入文化元素时,要注重音乐的创新。可以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素材,如民间歌曲、传统乐器演奏等,进行重新编曲和创作。将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音乐相结合,使音乐既保留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例如,在编排少数民族舞蹈时,将民族乐器的演奏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创作出富有活力的舞蹈音乐。

3.2.3 文化元素融合创新

融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元素,既保留各自特色,又创造新颖的舞蹈作品。例如,将西方现代舞的自由表达与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技巧结合,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也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这种文化融合不仅满足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审美需求,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3.3 加强人才培养

3.3.1 开展专业培训

文化部门、文化馆等应组织针对舞蹈编排者的专业培训活动,邀请文化专家、舞蹈大师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文化知识、舞蹈编排技巧、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舞蹈编排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文化元素融入群众舞蹈编排中。

3.3.2 建立人才交流平台

搭建舞蹈编排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如举办舞蹈研讨会、作品展示会等。让编排者们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创作心得,促进人才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同时,鼓励编排者深入基层,与群众互动,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喜好,使编排的舞蹈更贴近群众生活。

3.3.3 引进优秀人才

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舞蹈编排人才和文化研究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为群众舞蹈编排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文化元素融入群众舞蹈编排的发展。

结束语

群众舞蹈编排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虽然目前在融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内涵、注重创新融合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文化元素在群众舞蹈编排中的融入效果。让群众舞蹈不仅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更成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为群众舞蹈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美虹 . 达斡尔族传统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实施策略研究 [J]. 中国舞蹈学 ,2022,(01):86-100+345-347.

[2]罗艳 . 文化交融视角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理性思考 [J]. 大众文艺 ,2024,(19):12-14.

[3]薛智 .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实践探究 [J]. 喜剧世界 ( 上半月 ),2025,(03):142-144.

作者简介:吴磊(1989-)男,汉族,湖南宜章人,大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