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溶液擦拭法在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李玉梅
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 吉林省通化市 134001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使得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口腔作为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通道,其内环境的平衡极易受到影响 [1]。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的糖原含量会相应增加,为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营养环境,从而导致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口腔真菌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口腔疼痛、黏膜充血、白色斑膜附着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吞咽功能,还可能因感染的扩散而引发全身系统性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口腔门诊治疗的患者 20 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② 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护理操作; 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② 对碳酸氢钠过敏者; ③ 患有其他严重口腔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9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口腔真菌感染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对患者口腔进行擦拭,擦拭顺序为:先擦拭牙齿外侧面,从臼齿向门齿方向纵向擦拭;再擦拭牙齿内侧面和咬合面,用棉球纵向擦拭;然后擦拭颊部,从内向外擦拭;最后擦拭舌面和硬腭部。每次护理 2~3 分钟,每日 2 次,分别于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进行。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采用 4% 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擦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护理人员先洗手,戴一次性手套,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头偏向一侧,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以防止溶液污染衣物。用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收集擦拭过程中流出的液体。用无菌棉球蘸取 4% 的碳酸氢钠溶液,先擦拭患者的牙齿外侧面,从臼齿向门齿方向纵向擦拭,每个牙齿外侧面擦拭2~3 次;再擦拭牙齿内侧面和咬合面,用棉球纵向擦拭,每个牙齿内侧面和咬合面擦拭 2~3 次;然后擦拭颊部,从内向外擦拭,每个颊部擦拭 2~3 次;最后擦拭舌面和硬腭部,舌面擦拭时应注意从舌根向舌尖方向擦拭,避免引起患者恶心,硬腭部擦拭 2~3 次。擦拭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每次擦拭时间为 3~5 分钟,每日 3 次,分别于清晨起床后、餐后 30 分钟和晚上睡前进行。在进行口腔擦拭护理时,两组患者均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空腹血糖 4. 4~7.0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 10.0mmol/L)。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根据患者口腔黏膜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显效:口腔黏膜白色斑膜完全消失,黏膜充血、水肿完全消退,疼痛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口腔黏膜白色斑膜大部分消失,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疼痛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无效:口腔黏膜白色斑膜、充血、水肿及疼痛等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Σ=Σ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
(2)真菌清除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7 天后采集患者口腔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用无菌棉签在患者口腔黏膜病变部位擦拭,采集分泌物,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真菌培养结果为阴性者视为真菌清除,真菌清除率
真菌清除例数 / 总例数 ×100%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P<0.05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真菌清除率
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比较( ⋅P<0.05 )。
表 2 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比较(例, %)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内环境失衡,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口腔真菌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 4% 碳酸氢钠溶液擦拭法结合常规口腔护理,其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
碳酸氢钠溶液之所以能有效治疗口腔真菌感染,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使用其擦拭口腔可提高口腔内环境的 pH 值,创造一个不利于真菌生长繁殖的碱性环境。真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当口腔内 pH 值升高时,真菌的酶活性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代谢和繁殖过程,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的目的。同时,碳酸氢钠溶液还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能够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分泌物,减少真菌的营养来源,进一步抑制真菌的生长。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每日 3 次的擦拭频率,且每次擦拭时间延长至 3~5 分钟,这可能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更频繁的擦拭和更长的作用时间能够更持续地维持口腔内的碱性环境,增强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碳酸氢钠溶液擦拭法在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娜 . 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0, 13(13):2.
[2] 黄梅兰 , 陶志远 . 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运用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治疗的效果分析 [J]. 2020.
[3] 卢燕 . 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 [J].中国当代医药 , 2019, 26(2):3.
李玉梅 女 汉族 1973 年 2 月生人 人 本科学历 副主任护师 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