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措施分析
祁容
重庆市人和中学 重庆 400052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保障“教—学—评”三者的有效统一,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想要实现教学一体化教学目标,需要加强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活动三者的科学制定,实施一体化语文学科评价标准,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把握新课改教学理念,把握好教与学、教与评、学与评之间的关系,坚定教学目标,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而言,课程知识解析、学生的学习认知、课程评价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师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时,要将评价贯穿到课程教学中,采取积极、正向的评价,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的活动中,学会反思总结,改进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开展措施
(一)紧扣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一体化教学目标设置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向导,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而执行。在“教—学—评”教学模式应用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出一体化教学目标。这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把握教师的教学节奏,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不断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实现语文学科学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教师开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基于“教—学—评”模式开展该课程内容。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班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标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有详细的教学方案。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分析文本内容,明确课程教学重难点,文本教学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再进行信息化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班级学生要了解到鲁迅先生基本介绍,有哪些著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传递的中心主旨,明确作者的写作意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强化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文学情感感知能力。
(二)引用嵌入式评价方式,促进一体化课程评价水平提升
教师开展的“教—学—评”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不再单纯针对课程作业、学科测试,更应该将重点放置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各种情况。教师根据课程的“教”与“学”,实施嵌入式评价活动的落实。因此,教师深入理解了嵌入式课程评价的含义、价值,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认知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程,帮助学生更快进步。另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体化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不同,对学生的语文学情进行充分了解,综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完善嵌入式评价主体,带领学生进入到评价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自评、他评、师评等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价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师开展《太空一日》课程教学,这个文本内容有四个部分,描述的是火箭升空时宇航员身体产生的不适感、宇宙飞船航行过程中所见的风景、宇宙太空的神秘感依旧飞船返岗的惊心动魄。教师进行《太空一日》课程解析时,需要整合课程评价,结合教学每个环节,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科学的评价,给予学生学习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学习出现疑惑时,教师及时解答疑惑;学生学习状态较差时,教师及时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提升课程互动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同探究杨利伟太空生活体验、一同分析文章、朗读文本,提升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全盘分析文本内容,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模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丰富课程评价内容,开展高质量一体化教学活动
教师想要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成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从教材内容出发,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案例的引入,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根据设置的教学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及时弥补知识的空缺,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目标达成。
例如,教师开展《智取生辰纲》课程教学,这个内容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水浒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对四大名著的内容比较熟悉,小说的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基于这教学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智取生辰纲》文本内容进行探究,分析故事人物的特点、故事前因后果、故事传递的思想,明确故事讲述的线条。其次,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成果,相互分享,一同掌握文本内容的字词句内涵。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之后,再进行小组他评,学生他评的过程中,能看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的优点,树立学习榜样,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师实施的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提升,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结束语
语文学科想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教师高质量的“教”、学生优质的“学”、课程科学的“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边聪.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 ,2020,29:67-68
[2]吴益群.科学预设 见证学生思维成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J]. 《名师在线》,2024,2:14-15
[3]伦学森.引入平等教法,凸显主体意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J]. 《基础教育课程》 2024,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