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建筑背景下混凝土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肖帅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848116

引言:

伴随全球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成为紧迫需求。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核心部分,其能耗状况对整体建筑能效有着重要作用。在绿色建筑理念指引下,传统施工模式面临升级考验。引入节能材料、智能化设备及优化施工流程,不仅可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增强工程质量与可持续性。探寻高效、环保的混凝土节能施工技术,已成为助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一、绿色建筑发展对混凝土工程节能施工的要求与挑战

在绿色建筑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混凝土工程作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施工已成为达成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1. 节能政策推动施工理念转型

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标准颁布后,建筑行业的节能标准不断提升。混凝土工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施工环节,传统施工理念必须转变,推动从资源密集型朝着节能环保型过渡。政策引导使施工单位更注重全过程能耗管理,选用高性能材料与清洁能源,在提升能效的过程中兼顾环境友好性,为绿色施工提供制度与方向支撑。

2. 高耗能特性制约绿色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存在大量能源消耗,水泥生产、材料运输、现场搅拌与养护等环节均属高碳源范畴。其自身具备工序复杂、连续性强、资源依赖度高等特点,直接影响节能施工的实施成效。施工现场多变的环境因素也对节能技术应用形成挑战,温湿度控制、养护周期安排等问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与能耗增加。因此,突破高耗能瓶颈是推进绿色施工的核心工作。

3. 节能施工技术面临落地难题

节能施工技术持续发展,高效搅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与保温模板技术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实际推广中仍存在诸多阻碍。部分施工单位节能意识薄弱,技术培训欠缺,导致先进技术难以全面运用。节能技术对成本、工期和操作条件提出更高标准,部分项目难以协调经济效益与环保目标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和评价体系,也限制了节能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的标准化推进。提升施工组织能力与技术集成水平,是解决技术落地障碍的关键方式。

二、混凝土工程节能施工的关键技术路径

在绿色建筑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探索混凝土工程节能施工的技术路径,是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技术依托。

1. 优化材料提升能效

选用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是节能施工的首要步骤。混凝土工程中,可借助高性能混凝土、粉煤灰、矿渣微粉等替代部分水泥原料,从源头削减碳排放与能源消耗。采用预拌混凝土既能把控配比精度,减少现场能源损耗,又能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保温一体化模板、轻质骨料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推广使用,同样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为绿色目标实现提供了扎实物质支撑。

2. 施工工艺智能高效

施工过程的节能核心在于技术工艺的精细化与智能化调控。采用变频控制的搅拌系统可依据不同施工阶段调整功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智能化温控与湿控设备能精准把控混凝土养护过程,防止能源过度消耗。泵送工艺优化与分段浇筑技术可减少能源损失并降低施工干扰。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能实现能耗实时监控与调度,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各施工环节实施智能化调控,有助于达成混凝土工程全过程的节能目标。

3. 管理协同保障实施

节能施工的技术路径不仅依靠技术本身,还需要管理制度的协同支撑。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应纳入节能施工方案,明确目标、工艺和考核机制。施工组织中需设置专门的节能管理岗位,统筹材料采购、施工调度与能耗监控等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培训和技术操作指导,有助于提高团队执行能力。监理单位参与应强化节能技术执行监督,确保各项节能措施切实落地。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多方协同机制,打造高效可持续的节能施工环境。

三、绿色施工实践中的应用成效与优化策略

绿色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实践不断深入,节能成效逐步呈现,不过在实施环节仍需持续优化,以此提高整体工程效益与环保水准。

1. 应用实践成效初显

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普及,多个工程项目开始采用节能材料、智能化设备及优化后的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部分工程在使用高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后,单位建筑能耗出现明显下降;引入保温模板系统的结构施工,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还提高了热工性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让施工能耗数据实现了可视化、可追溯,促进了能效提升和资源节约。实践证明,绿色施工措施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缩短工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实施过程中问题突出

尽管绿色施工在多个工程中取得进展,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部分项目对节能施工重视程度不够,节能技术实施仅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系统推进;施工队伍技术能力存在差异,部分新型工艺在应用中操作不当,反而影响施工质量。一些绿色施工技术因初期投资较高,未被广泛接受,导致技术应用受到限制。绿色施工相关标准不统一、配套政策缺失,进一步增加了实施难度,制约了整体技术成效的持续提升。

3. 优化策略亟待强化

为推动混凝土工程绿色施工持续深入发展,需从多方面展开优化。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标准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统一依据;强化全过程节能监管机制,通过能耗计量与智能监测手段,实现动态调控与精准管理。加大绿色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与节能意识。政策层面提供资金扶持与激励机制,降低节能技术应用门槛。通过技术、管理与政策的协同优化,有望全面提高绿色施工的落地水平与实际效益。

结语:

在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混凝土工程节能施工技术正逐步迈向系统化、高效化与智能化。凭借优化材料选用、提高工艺水准与加强管理协同,不仅大幅降低了施工能耗与碳排放,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实践过程中虽仍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技术革新与制度健全,节能施工的实施路径将更加明晰。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推动绿色施工在更广泛领域落地,实现节能、环保与高质量建设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黄忠 . 探究绿色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48):169.DOI:10.19474/j.cnki.10-1156/f.002976.

[2] 赵永亮 . 绿色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3(10):148-150.

[3] 张云松 . 探究绿色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J]. 陶瓷 ,2024(04):219-221.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4.0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