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户外游戏环境优化
晨娜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幼儿园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理念的持续关注,学前教育界也开始积极探索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游戏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核心方式,自然成为研究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在户外自主游戏场景中,孩子们全情投入的身影、专注探索的神态,生动诠释了游戏对幼儿成长的独特价值。幼儿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培育幼儿的专注力、好奇心与问题解决能力,而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幼儿进入深度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户外自主游戏指导中,"观察优先、适时介入"的原则,帮助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及时识别并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教师介入方式不当,不仅无法提供有效支持,反而可能干扰幼儿的自主探索进程。因此,教师亟需通过专业能力提升,构建科学的支持策略体系。
关键词:幼儿深度学习;教师支持;户外自主游戏
引言: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兼具娱乐与教育双重功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需以教育性为核心原则,深度挖掘环境中的教育价值,精心设计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游戏设施。例如,设置高低错落的攀爬网、平衡木等器械,鼓励幼儿突破自我,在探索与挑战中培养勇气与自信,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创设深度学习导向的户外游戏环境,应紧密围绕幼儿园教育课程目标展开。游戏设施、活动内容及教学方式需充分贴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确保游戏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环境的启发性与探索性,通过设置趣味谜题、科学实验角等设施,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其主动观察、思考与实践。教师需转变角色定位,在游戏中充当引导者与支持者,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此外,户外游戏环境应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在情境化体验中学习与运用知识。教师还需持续观察幼儿游戏表现,通过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游戏难度与内容,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挑战中获得个性化发展[1]。
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的创设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分层任务设计与材料创新运用,为幼儿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在户外探索类游戏中,教师可依据幼儿年龄与能力差异,设置阶梯式任务:为低龄幼儿设计简单的路线标识识别任务,通过色彩鲜明的指示牌引导其完成基础探索;为大龄幼儿提供复杂地图,要求他们结合图例、方位进行路径规划与实地验证,实现认知能力的进阶。同时,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如木质积木、绳索、轮胎等,鼓励幼儿突破常规玩法,将积木与绳索组合搭建“桥梁”,或利用轮胎设计障碍赛道,在材料重组中激发创新思维。
竞赛机制与合作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幼儿发展潜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组织小组接力赛与个人技能挑战赛,如开展“绳索桥穿越赛”,要求幼儿在摇晃的绳索上保持平衡并完成指定动作。此类游戏既考验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也促使他们在竞赛中形成良性竞争意识。赛后通过引导幼儿分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帮助其树立正确输赢观,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此外,设计融合身体技能与思维训练的复合型游戏,像“迷宫解谜大冒险”,幼儿既要灵活躲避物理障碍,又需破解逻辑谜题才能通关,在体能与脑力的双重挑战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过程
游戏自主性的培养是提升幼儿参与质量的核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让幼儿自主决定角色分配、剧情走向,如在“医院小剧场”中,幼儿可自由设定病人病症、治疗方案,在沉浸式体验中释放想象力。通过创设悬念情境与开放性问题,如“神秘宝箱里藏着什么?”“怎样让小船在水中航行更远?”,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其主动投入游戏活动。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转变角色定位,从“主导者”变为“支持者”,允许幼儿在试错中成长。例如在“小小建筑师”游戏中,幼儿搭建的建筑结构坍塌时,教师不直接干预,而是引导其观察分析失败原因,尝试调整搭建方式,从而培养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增强游戏吸引力,教师可创设生活化场景,如“田园小当家”游戏,幼儿在模拟农田中播种、浇水、收获,体验劳动乐趣,获得成就感;设置阶梯式任务,从照料单一作物到管理多种植物,不断为幼儿创造新挑战[2]。
情境化教学与家园共育的协同推进,能够进一步深化幼儿的游戏体验。在“欢乐餐厅”角色扮演中,教师通过布置逼真的厨房、餐桌道具,引导幼儿模拟点餐、烹饪、服务等环节,在角色互动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邀请家长参与游戏活动,担任“特邀顾客”或“游戏顾问”,与幼儿共同完成任务,既能强化亲子情感联结,又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社会交往机会。教师持续关注幼儿的游戏情绪与行为反馈,通过观察记录、访谈交流,及时优化游戏环境与任务难度。当幼儿对某类游戏失去兴趣时,及时调整规则或更新材料;当幼儿遭遇困难时,给予适时的鼓励与引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能力发展。
三、打造多维互动的合作社交环境
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中,构建互动合作的社交场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设计多元合作游戏,推动幼儿在协作中实现共同成长。例如开展团队接力障碍赛,幼儿需分组配合完成跨跳、钻爬等动作,在明确分工与互相鼓励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组织集体拼图挑战,让幼儿根据图案线索分工寻找碎片,在信息共享与策略讨论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角色扮演类游戏是培养社交技能的有效载体。创设"童趣小市场"情境,幼儿分别扮演摊主、顾客、管理员等角色,通过讨价还价、维持秩序等互动,不仅学会语言沟通与情绪管理,还能在角色转换中理解他人立场。此外,大型建构活动如"搭建梦想小屋",需要幼儿共同搬运材料、协商搭建方案,在目标一致的行动中强化集体归属感,促进深度社交互动[3]。
游戏后的分享环节是深化社交体验的重要契机。教师引导幼儿轮流讲述游戏中的发现与感受,倾听同伴观点,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表达与倾听能力,进一步增进情感联结。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持续观察幼儿互动行为,及时肯定互助合作的典型事例,通过正向激励形成示范效应,推动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交氛围,助力幼儿社会性发展。
总结:作为人生发展奠基阶段的重要教育载体,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发展与认知体系建构具有深远影响。要充分发挥户外自主游戏的育人价值,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目标,教师需精准把握指导策略。通过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提供个性化实践支持,帮助幼儿积累多元学习经验,丰富游戏活动的教育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成为幼儿探索的支持者,又要充当成长的引路人,以专业的教育智慧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让户外自主游戏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晓丽,李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设计研究[J].教育技术研究,2022(4):34-37.
[2]王丽芳,陈冬梅.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优化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1(11):62-65.
[3]刘涛,陈玉红. 利用深度学习理论打造互动性强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