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优化

作者

杨通彪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人民政府 湖南省怀化市  418507

本文聚焦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分析其现存问题:基础设施陈旧,检测与疫苗储运设备不足,无害化处理设施滞后;防疫人员短缺、老龄化且专业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共享困难,同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法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论证了优化该体系对保障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部门协同等策略,为构建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动物防疫体系提供参考。

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万佛山镇作为农业乡镇,畜牧业占地方经济一定比重,但其防疫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基础设施陈旧制约防控效能,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影响工作质量,信息化滞后导致响应迟缓,资金与法规执行问题加剧体系漏洞。这些不足不仅威胁畜牧业稳定,还潜藏公共卫生风险。因此,梳理其体系现状与问题,探索优化路径,对提升基层防疫能力、保障民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1.1 基础设施情况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相对陈旧,防疫设备数量不足且老化严重。部分乡镇兽医站的实验室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无法开展全面、准确的疫病检测工作。疫苗储存和运输设备简陋,难以保证疫苗的质量和效价,影响防疫效果。此外,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病死动物随意丢弃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1]。

1.2 人员配置与专业能力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且年龄结构偏老化,年轻专业人才占比低。部分防疫人员未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知识体系陈旧,对新型防疫技术和方法掌握不足,难以适应现代防疫工作需求。同时,防疫人员日常工作强度大,但薪酬待遇偏低,导致人员流失现象频发,进一步削弱了本就薄弱的防疫队伍力量,影响整体工作效能。

1.3 防疫工作开展模式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仍以传统人工免疫和疫病监测为主,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防疫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主要依赖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还易出现误差。在疫病防控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和协同配合机制,导致防疫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难以形成防控合力。

2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撑,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专业设备购置、疫苗采购储备、人员培训等多个关键环节。但万佛山镇财政对动物防疫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乡镇兽医站实验室设备陈旧、疫苗冷链储运设施简陋,疫病检测能力薄弱;同时防疫人员薪酬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滞后,严重制约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成为体系运转的主要瓶颈。

2.2 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尽管国家和地方已构建完善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体系,但万佛山镇在落地执行中存在明显短板。执法力度不足与监管缺位问题突出,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对免疫接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规定置若罔闻,违规处置病死动物、逃避防疫检查等行为频发。这种执法宽松的环境不仅加剧了疫病传播风险,也削弱了防疫制度的权威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2.3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信息技术在动物防疫中的应用已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但万佛山镇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动物防疫信息管理平台,防疫数据采集依赖人工记录为主,难以实现实时传输与跨部门共享,数据更新滞后且易出现误差。这导致防疫部门无法精准掌握辖区内动物养殖、免疫状态及疫病动态,难以及时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降低了疫病预警与应急响应的时效性。

3 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优化策略

3.1 加大资金投入与合理分配

政府应加大对万佛山镇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镇兽医站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设备,建设标准化的疫苗储存和运输设施,提高动物疫病检测和防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资金,确保疫苗采购、人员培训、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动物防疫工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2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执行力度

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和防疫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向养殖户普及动物防疫知识和法律法规,使他们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2]。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规养殖户依法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3.3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防疫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动物养殖、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等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为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方便防疫人员和养殖户实时查询防疫信息和上报疫情。此外,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防疫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3.4 强化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防疫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疫苗使用与管理、信息化操作技能等方面。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防疫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基金、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鼓励防疫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3.5 完善部门协同与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万佛山镇动物防疫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农业、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调,明确各部门在疫病监测、防控处置中的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防控合力。同时,完善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制定精细化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升突发疫情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疫情,可迅速启动响应,精准落实隔离、扑杀、消毒等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3.6 推广科学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系统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和疫病防控技术。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技术骨干开展常态化现场指导、搭建线上咨询平台等方式,向养殖户系统传授合理养殖密度控制、精准饲料配方调配、养殖环境智能调控等专业知识,助力提升养殖效益和动物自身抗病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并推广新型疫苗和先进防疫技术,如普及高效安全的基因工程疫苗,推广标准化免疫接种流程与技术,显著提高免疫成功率,全面增强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效果。

结束语

优化万佛山镇动物防疫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法律法规执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人员培训、完善部门协同和推广科学技术等一系列优化策略的实施,有望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动物防疫体系。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防疫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动物防疫形势,为万佛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仕江 . 宣威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议 [J]. 中国畜牧业 ,2017,(13):71-72.

[2] 宋海德 .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09):68.

[3] 覃 炳 体 . 生猪 防 疫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研 究 [J]. 畜 禽业 ,2021,32(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