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提高藏区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策略

作者

曹勇

新龙县教学研究室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 62680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藏区小学生受学生语言环境、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与课程设计的适应性不足、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藏区小学生语文课堂效率较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较慢,如何提高藏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 提高备课质量、提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有效学习方法和轻量高效课后练习等提高课堂效率。

一、提高备课质量

课前钻研教材和学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才能备好课呢 ?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备课 ? 备课不是抄教案,是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去钻研学生,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去备课,做到因材施教。藏区小学生汉语水平差,学生母语是藏语,而语文课堂通常以汉语授课,语言转换造成理解障碍,尤其低年级学生在学藏语的同时,又学习汉语拼音、英语等,很容易混淆。

二、提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在备课时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在课前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动画视频和优质课件,课件和教案的设计要切实合藏区小学生的实际,贴近藏区生活,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成绩。例如用动画、短视频辅助讲解抽象概念(如古诗意境、成语典故)。学习兴趣将在提升语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快乐学习中起到相当好的效果,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语文学习中来,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

一是课堂上的提问在备课前就设计好,要有思考价值和一定的难度,以最少的问题覆盖最多的知识点,做到准确明了,有的放矢。二是做到精炼,课前设计好课堂练习题,一道题涵盖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做少量的题就能收获最大的教学效益 , 不搞题海战术。三是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充分的考虑,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两套甚至几套应急的教学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四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四、利用有效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1、设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和“小老师”角色提升课堂效率: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研讨课文内容,让 4 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分工明确(提问员、记录员、发言人、计时员等),限时完成问题讨论任务。设置“小老师”角色,让学生互相讲解课文的重难点(如生字读音、词语意思、段落大意等),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效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在语文课堂中具有多维度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比如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结构,用表格对比人物性格,用流程图复述故事等。将文本结构可视化,通过树状图、流程图等形式拆解课文结构,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本框架,让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展现给学生。案例:分析《荷塘月色》时,以 " 情感变化为轴心延伸出 " 现实压抑—自然疗愈—回归怅惘 "的分支,直观呈现散文的情感层次。

3、设计差异化任务提升课堂效率: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成长。其核心在于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兴趣和准备度,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功体验。在课堂上设计差异化任务,目标分层但指向核心素养,所有任务最终指向同一教学目标,但通过不同路径和难度实现。例如语文课教学案例:基础组:掌握基础知识,完成结构化任务(字词巩固),发展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句子仿写),挑战组:拓展迁移,进行批判性思考或创造性表达(创意续写), 鼓励学生自选任务难度,逐步提升信心。设计差异化任务不是降低标准,而是通过多样化路径帮助学生达到共同目标。其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度了解、灵活的任务设计能力以及鼓励成长型思维的课堂文化。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这个任务是为我设计的,我能做到,还能挑战更多。”

五、设计轻量高效课后练习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需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适量布置。达到一题涵盖多个知识点的目的,让学生做少量的题就能学到应撑握的知识。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布置相关作业。如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掌握核心知识点(字词认读),提高题:针对中等水平学生,适当拓展(如语文阅读分析、情景对话等)。挑战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开放性问题(如写作练习、故事创编等),允许学生自选作业层级。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尽量当面批改 , 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