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轴联动CNC 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复杂曲面零件制造中的应用与优化

作者

李梦宁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凯星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贵州 遵义 653114

摘 要:在航空航天领域,涡轮叶片、整体叶盘、进气道唇口等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精度直接决定发动机性能与服役寿命。传统三轴或 3+2 轴CNC 加工面临干涉、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瓶颈,五轴联动加工成为必然选择。本文综述了五轴联动CNC 加工在航空航天复杂曲面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刀具路径优化、误差补偿、切削参数协同以及智能化闭环控制策略,并结合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的实际加工案例,验证了所提出工艺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1 引言

1.1 航空航天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需求

现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持续提升要求叶片等关键零件在气动、结构、冷却方面高度一体化,导致几何形状日趋复杂:双扭、变截面、薄壁、内部冷却通道与气膜孔并存。美国 GE9X 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最大扭转角达 48°,最小壁厚仅 0.8mm ,轮廓度需 ⩽0.02mm ;欧洲 Trent XWB 整体叶盘采用宽弦掠形设计,其自由曲面特征超过 7 阶 Bezier 连续。传统三轴或 3+2 轴加工因刀轴方向固定,极易产生刀柄- 工件干涉,逼近曲面时需多次装夹,造成基准转换误差,并留下明显的接刀痕迹。

1.2 五轴联动加工的技术优势

五轴联动机床通过两个旋转轴实时控制刀轴矢量,可实现刀具与工件曲面法向的连续匹配,一次装夹完成“型面 + 根部 + 缘板”一体化加工。其优势包括:

(1)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基准一致性;

(2)利用平底刀或桶形刀侧铣,提高切削效(3)通过刀轴光顺过渡,改善表面质量;

(4)为后续自适应加工与在线测量提供运动冗余。

1.3 主要技术挑战

尽管五轴联动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但也引入了新的复杂性:

·旋转轴几何误差(垂直度、轴线偏移)导致非线性误差·刀轴变化剧烈引起切削力突变,诱发薄壁件颤振·多轴伺服动态不匹配易产生轮廓误差;

·冷却液可达性差,导致高温合金切削温度 ${ \tt > } 9 0 0 \$ ℃时刀具快速失效。

2 五轴联动CNC 加工技术现状

2.1 机床结构

航空制造领域主流采用龙门式或卧式翻板五轴结构。DMG MORI DMU 200Gantry 线性轴行程 X/Y/Z=2 000/2 000/1 000mm ,A/C 摇篮台最大负载 2500kg ,重复定位精度 ± 0.003mm ;Mitsubishi MVR-Fx 系列采用 Box-in-Box 高刚性龙门,直线电机驱动,快移速度 80m/min 。国产如科德数控 KMC 800 U MT 通过双驱摆头 + 转台,实现 A/C+B 轴冗余五轴联动,数控系统为大连光洋 GNC62,支持RTCP 刀尖跟随。

2.2 数控系统

高 端 系 统(Siemens 840D sl、Fanuc 31i-B5、Heidenhain TNC640) 支持加速度前瞻、纳米插补、动态前馈。SINUMERIK ONE 已集成 AI AnalyzemyWorkpiece/Condition,利用数字孪生进行虚拟试切。

2.3 CAM 软件

NX 2212、PowerMill 2024、HyperMill 2023 均提供专用涡轮叶片模块:

·NX Turbomachinery Milling 支持“流道 - 叶片 - 轮毂”自动特征识别与分层粗、半精、精加工;

·PowerMill 新增“Barrel Blade Finishing”策略,利用大圆弧桶形刀侧铣,步距可提至传统球刀的3-4 倍;

·HyperMill MAXX Machining 通过 VoluMill 高效粗加工算法,将 Inconel 718材料去除率提升 60% 。

3 复杂曲面刀具路径优化

3.1 刀轴矢量光顺

刀轴剧烈摆动会引入旋转轴跟随误差。利用四元数球面线性插值(SLERP)将相邻刀轴矢量夹角变化限定在 2 °以内,可减小 C 轴峰值加速度 47% 。

3.2 切削力约束路径规划

基于 Z-map 法建立瞬时切削厚度模型,结合刀具 - 工件啮合几何,预测切削力 Fc=F(fz,ae,ap) 。将 作为约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优化每齿进给与切宽,实现恒负载切削。

3.3 高速高精插补

以S 曲线加减速取代传统梯形加减速,将机床冲击降至最低。Siemens 的“精优曲面”(Top Surface)算法通过 65 阶样条插补,实现 0.1μm 级轮廓精度。

3.4 薄壁件变形补偿

对叶片薄壁区域(厚度 <1mm )采用“镜像加工”策略:先用低切削参数完成一次粗加工,通过蓝光扫描获取实际变形场;在CAM 中基于变形场反向补偿刀轨,再进行精加工。试验表明,补偿后叶尖最大变形由 0.16mm 降至 0.04mm。

4 误差建模与补偿技术

4.1 几何误差源

五轴机床共有 37 项几何误差,其中线性轴 9 项 / 轴,旋转轴 8 项 / 轴。采用激光干涉仪 + 球杆仪 + 旋转轴误差分离法(R-test)完成测量。

4.2 综合误差模型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 41×1 误差矢量 E=[ΔX,ΔY,ΔZ,ΔA,ΔC]T ,通

过齐次变换矩阵将误差映射到刀尖点。

4.3 实时补偿

(1)数控内核补偿:Fanuc 31i-B5 支持 3D Error Compensation 功能,将误差表写入SRAM,系统每 8ms 查表补偿;

(2)伺服前馈:采用零相位误差跟踪(ZPETC)补偿伺服滞后,轮廓误差降低 60% ;

(3)热误差补偿:主轴与旋转轴采用 FBG 光纤光栅测温,通过RBF 神经网络建立温升- 误差模型,补偿后主轴热漂移 <5μm/4h 。

4.4 闭环加工

在机测量(OMM)环节使用 Renishaw RMP600 触发式测头,完成叶片进排气边、根部基准的在线检测;将实测数据反馈至CAM,通过“二次精加工”实现 Poka-Yoke 防错。

5 切削参数协同优化

5.1 材料特性

Inconel 718 镍基合金室温强度 σb=1 350MPa ,加工硬化指数 n=0.52 ,导热系数 λλ=11.2∇W⋅m-1⋅K-1 ,切削温度极易超过900 C 。

5.2 参数优化模型

以材料去除率 vf 最大化为目标,以刀具寿命 、表面粗糙度 Ra⩽0.4μm 、机床功率 P⩽P-max 为约束,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

min F(vc,fz) =[-Q , Ra, -T]

采用NSGA- Ⅱ遗传算法求解,得到Pareto 前沿: vc=40-50m/min , fz=0.08- 0.12mm/z , ap=0.5-1.0mm 。

5.3 工艺数据库

基于 ISO 13399 标准建立刀具 - 材料 - 参数关联库,集成于 MES 系统。操作者扫描刀具二维码即可调用推荐参数,减少试错成本。

6 案例研究:高压涡轮叶片五轴加工

6.1 零件概况

叶片材料 Inconel 718,尺寸 120mm×45mm×25mm ,最小壁厚 0.8mm 叶身型面由15 个截面2D 云图通过NURBS 蒙面生成,轮廓度要求 ±0.015mm 表面粗糙度 Ra⩽0.4μm

6.2 机床与刀具

DMG DMU 50 monoBLOCK 五轴加工中心,Heidenhain TNC640 系统;刀具选用 Sandvik 2P338-1600-AL 侧面铣刀,直径 16mm ,4 刃,S205 涂层。

6.3 工艺路线

(1)粗加工:采用 HyperMill VoluMill, ae=6mm , ap=0.8mm , ,fz=0.1mm/z , Q=21.6cm3/min ;

(2)半精:桶形刀侧铣,步距 0.6mm ;

(3)精加工:球刀 06mm ,刀轴矢量通过SLERP 光顺,步距 0.08mm

(4)在线测量:OMM 扫描缘板基准,误差 0.02mm 以内;

(5)自适应精加工:根据测量结果补偿刀路,最终轮廓度 ±0.012mm ,Ra 0.3μm。

7 结论

本文系统回顾了五轴联动 CNC 加工在航空航天复杂曲面制造中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刀具路径优化、误差补偿、切削参数协同及智能化闭环控制。案例研究表明,通过工艺 - 装备 - 测量一体化优化,可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实现微米级精度与高效率的兼顾。

参考文献:

[1] 刘献礼, 王西彬, 刘志兵. 航空发动机叶片五轴高效精密加工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 2023, 66(4):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