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动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陈再明
中国民航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问题,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以及党的生死存亡。通过中央政治局的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已成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其成效和经验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们的培训工作直接面向民航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学员,工作作风与管理效能不仅关乎学校和学院声誉,更直接影响客户与学员的信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全面融入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职业底线,也是推动培训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既是政治要求,更是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唯有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培训项目设计、实施、管理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切实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一、在培训工作中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
(一)政治引领:把准培训工作的政治方向
八项规定精神为培训工作树立“定盘星”,要求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课程体系融合政治导向:以《新时代民航人才队伍建设行动纲要》为指引,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论述、航空安全文化等纳入必修模块,确保培训内容与党的方针政策、民航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强化政治担当:将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让每次培训都成为强化政治意识的契机。
(二)作风转变:从形式主义到真抓实干
八项规定推动民航培训彻底扭转“重形式、轻实效”倾向。调研先行,精准对接需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航司机场学员等培训对象的痛点,以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发扬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需求调研-课程设计- 动态评估”闭环管理体系替代冗余流程,推动培训项目高效落地。
(三)提质增效:优化流程与实效导向
构建闭环管理体系:聚焦“专业性 + 实用性”,减少形式化环节,将资源投入到教学核心环节,例如以线上沟通替代繁琐会议,整合培训文件提升筹备效率。抵制“四风”侵蚀:杜绝盲目追求高端场地、豪华教材等形式主义,以学员能力提升为核心指标,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确保培训务实高效。
(四)宗旨意识:以学员为中心的服务升级
深入一线,贴近需求: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要求,主动调研学员在专业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需求,让培训真正服务于民航从业者职业发展。优化管理,提升体验:从报名咨询到课程安排,简化流程、贴心服务,例如整合资源为学员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增强培训满意度。
(五)廉洁自律:筑牢纪律与合作底线
规范合作与资源管理:培训合作坚持公正公开,防止利益输送,确保培训资金专款专用、合作环境风清气正。强化纪律与监督:从项目立项到结项,公开透明操作,通过廉洁教育、内部监督机制防范廉政风险,坚守纪律红线。
(六)长效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非一时之功,需融入日常管理。制度固化要求:将八项规定融入培训管理、考核评估等环节,例如通过长效化的调研机制、质量评估体系持续优化培训。责任担当落地:教学人员严谨备课确保内容前沿,管理人员把控流程各环节,以责任意识保障培训质量,为民航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七)理念回归:坚守教育初心与社会效益
摒弃功利化导向:纠正“重经济收益、轻培训质量”的偏差,明确培训工作的本质是服务行业需求,以学员成长为核心目标赢得信任。务实合作促发展: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在与民航单位合作中聚焦业务协同(如课题研究、学生就业),拒绝不必要接待,实现资源共享与效率提升,树立务实清廉的行业形象。
二、贯彻八项规定,实现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是实现民航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八项规定精神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全过程,推动民航培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开展专题学习:定期组织培训工作人员开展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活动,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邀请专家学者结合民航培训工作实际进行解读,引导思考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强化党性教育:将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与党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遵守纪律、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以良好作风推动培训工作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宣传引导、文化建设等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营造风清气正的培训工作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
健全规章制度:围绕民航培训工作各环节,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八项规定精神细化到具体制度中,如制定《培训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流程、标准和责任》等,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制度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机制,对违反制度行为严肃处理、及时整改、问责到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动态调整制度:随着民航培训工作开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评估调整制度,收集反馈意见,修订完善制度,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优化培训流程,提升培训质量
精准调研需求:深入民航企业、行业协会及学员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学员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师资建设:加大民航培训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学术交流,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将遵守八项规定精神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引入先进培训理念和技术手段,利用模拟沙盘、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展多样化教学,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互动式方法,培养学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培训质量,定期评估并改进,尝试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薪酬待遇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肃问责机制
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培训工作全过程监督,包括项目审批、经费使用等环节,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外部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培训工作透明度,邀请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与评估监督,加强与民航企事业单位沟通,主动接受监督检查。问责机制: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培训工作相关制度的行为严肃问责,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党纪政纪处分等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培训工作肩负着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廉洁底线,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培训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