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精神的三间小屋》导读

作者

张芬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现今世界,浮华烦躁,物欲横流 , 人们的物质追求由温饱到小康,又由小康到丰足。满眼的流光异彩、旖旎风光,目不暇接;满口的山珍海味、酸甜苦辣,回味悠长;满耳的玉盘铿锵、流行交响,余音绕梁;满身的赤橙黄绿、职业休闲,优雅时尚。出门有车,路通海角天涯,归家有巢,安居豪华宽敞。随着物欲的水涨船高,我们的精神住所却变得越来越狭小,我们被物质的一切遮住了眼睛与心灵,在日常生活的疲于奔命中丧失了对自我心灵的关注。但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恰恰就是人有精神的独立性与思想的创见性,即帕斯卡尔所说的“会思想的芦苇”。

在浮躁的当今世界,毕淑敏以她温婉的文字,平易的叙述,将她对生活的感悟以谈心的形式娓娓道来,她告诉我们精神世界建造的内容,提醒着我们精神世界建造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恰合时宜的提示,对于忙碌的芸芸众生都有着改善生活质量,倾听心灵私语的指导性意义。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意义更是非同一般。以往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大都以“天之骄子”名之,毕业即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及物质收入。在贫富差距并不很大的年代,知识分子依然可以保持着内心的独立与对世界的指导性建设。然而,当今的时代,在物质高度发达繁荣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更多外在的诱惑,往往被物质表象所吸引,在对外在世界的过度关注中更容易迷失自己。在大学生活这个特殊的时间阶段,他们有奋斗的力量,也容易被激情燃烧,但是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很容易沦为平庸,变成物质的奴隶,缺乏远大的理想以及实现自我的持久意志力和创造力。再加之,对大学生的社会评价与以往巨大的反差,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剧增,现在的学生毫无疑问承受着比以往更强大的心理压力。在浮躁社会中,关注心灵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性格的扭曲发展。在物质诱惑、就业压力、贫富差异、虚浮的社会舆论等错综复杂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心理崩溃就变为可能。在年轻人本该挥洒激情创造美好生活的年龄阶段,我们也看到了与之相反的事例,他们变得更加脆弱、焦虑,更加不堪一击。我们面对这样并不算罕见的社会现象,该作何思考?尤其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该有何作为?毕淑敏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承担起培育承担起培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的责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维护内在世界的静谧平和,心情便可闲逸自在,而如果心为外物所动,情绪便将受累困顿,意志就会衰退、动摇。我们理应为学生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使学生爱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心灵。构建内心秩序,树立高远目标,畅游广阔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讲述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强大的心灵力量陪伴我们在未来的路上勇敢前行。

大学生朋友们勇往直前奋力奔跑,最终来到梦寐以求的梦想花园,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在梦开始的地方翘首以盼,在大学努力吸取源源不断的知识力量,在大学感受师长的尊尊教导,盛开属于青年人的炽热与光芒。在这里,哭着、笑着、爱着、痛着,记录拳拳之心,承载汗水书写的光荣与梦想。要记住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前者通过旅行完成,后者通过阅读实现。大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因为“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用知识装点自己,让灵魂勿将停滞。而要让身体在路上,就要通过旅行完成,人生总要经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要想真正读懂世界这本大书,你便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用自己的双脚将明信片上的风景变成自己去过的地方,在行走的过程中你会遇见未知的自己。要记住拥有一个健康身心,身体的 1 没有了,后面再多的 0 都没有意义,要学会与身体对话,及时发现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讯号。同时,身体的健康与否和心态直接相关,世间的事无外乎三件:我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老天爷的事你管不了,别人的事你管不着,那么你只能做好自己的事。《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张德芬积淀长久以来的信念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其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时光的坐标在当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一脉相承。大学生朋友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freestyle,想要尽情battle, 希望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可以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学生活从空间而言对大家是相同的,但时间的维度却会因每个人的度过方式而有所不同。青春终将逝去,但你可以选择它的开场方式。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希望你们做些值得骄傲的事情,在四年后芙蓉花开的季节,当你们挥手告别的时候,会感谢有一段回忆的疯狂,在你们最无畏的岁月闪着光!用自己的足迹丈量每一寸土地,倾听每一次鸟鸣,感受每一次微风拂面,嗅吸每一缕花香,在不停的行走中和更好的自己相见!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 .《精神的三间小屋》[J]. 中国校园文学,2003(10).

[2] 王莉, 陈志勇 . 文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以《精神的三间小屋》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 72-74.

[3] 赵明辰 . 生命教育视角下《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当代德育价值 [J]. 名作欣赏,2022(33): 175-177.

[4] 李静 .《精神的三间小屋》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启示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 138-140.

[作者简介] 张芬( 1982.04- ),女,汉,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级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