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跨文化融合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策略探究
王成成
山东省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西和园校区 272509
引言
伴随全球化进程加速,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已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小学英语作为文化启蒙的关键载体,亟需深化跨文化理解教育。与此同时,智慧课堂以其强大的交互性、资源整合力与情境创设能力,为教学革新提供了崭新支点。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技术,将文化内涵自然渗透于语言学习过程,克服传统课堂文化体验的隔阂感,成为提升教学效能的核心议题。
一、跨文化融合的教学价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不能脱离文化背景。PEP 教材中的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比如春节贴春联、圣诞节送礼物这些节日习俗,中西方不同的见面问候方式,还有饺子与汉堡等饮食差异。这些内容如果只是简单带过,学生可能只记住几个单词。但如果教师能深入讲解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含义,比如春节团圆的意义、西方握手礼的由来,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语言的使用场景。这样的教学不仅让课堂更有趣,还能帮助学生明白:不同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当孩子们从小接触多元文化,他们长大后与外国人交流时,会更自然地尊重对方习惯,减少文化误解。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
二、智慧课堂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技术应用激活课堂
智慧课堂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即时反馈系统(如 IRS)和平板电脑等工具,显著提升师生互动效率。例如,在比较中西节日习俗时,学生可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标注文化差异点,系统实时生成可视化图表;教师通过 IRS 的匿名投票功能,快速收集学生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倾向,即时调整讲解重点。这类技术不仅缩短了反馈周期,还能精准捕捉个体学习状态,使教师能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例如,学生完成跨文化对比练习后,教师可依据系统生成的正确率热力图,重点解析错误集中的文化概念,避免传统课堂中依赖经验判断的滞后性。
(二)资源整合拓展视界
智慧教育平台还整合了多维度文化资源,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语境。教师可调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精品课程库,引入英语国家原版动画片段、360 度全景展示地标建筑(如伦敦大本钟),或链接大英博物馆线上展览,让学生直观感知文化符号。这些资源按学科和认知层级分类存储,支持教师快速匹配教学主题。例如学习饮食文化单元时,平台能一键调取中西方餐礼仪短视频、食材图解和餐厅实景对话,构建多维认知场景。
(三)情境创设深化体验
AR/VR 技术和情境模拟软件,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低风险实践环境。例如在“国际餐厅”模拟场景中,学生通过 VR 头显进入虚拟英美餐厅,扮演顾客与服务生角色,需根据文化差异选择恰当用语(如小费话题或饮食禁忌)。系统通过动作捕捉和语音识别实时反馈交际效果,自动标记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失礼行为。此类技术将抽象礼仪转化为可操作性任务,尤其在处理文化敏感话题时提供安全试错空间。
三、教学创新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文化浸润式任务设计,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浸润式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强调将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语言学习过程,通过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语言训练的同时理解文化内涵。以人教版 PEP My school calendar 为例,该单元涉及中外节日文化对比。教师可以设计节日文化探秘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春节、圣诞节等节日的起源、习俗和象征意义。学生通过智慧平台访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文化资源库,获取原汁原味的节日视频和图文资料。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制作双语节日介绍卡片,用英语描述节日特色,并录制节日祝福语音。最后通过班级云端文化展平台展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留言点评。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语言输出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比较文化差异,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
(二)技术赋能互动体验,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
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三个维度构建沉浸式环境:一是感知维度,利用 VR/AR 技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将抽象文化概念转化为可观察、可交互的具象场景;二是参与维度,通过智能反馈系统实现个性化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学习支持;三是创造维度,借助数字协作工具激发学生的文化表达欲望。以人教版 PEP Ways to go to school 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可基于上述理论框架设计教学活动。在感知环节,学生通过 VR 设备实地观察伦敦红色双层巴士、日本小学生安全帽等交通文化符号;参与环节则利用 AI 语音系统训练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的多元发音,系统即时纠正intonation(语调)问题;最终创造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制作全球上学图鉴数字展板,整合前期观察成果。这种技术赋能的体验式学习,使交通词汇(double-decker/school bus)与文化认知(英国校车停靠规则 / 日本通学路制度)产生深度关联。
(三)多元评价促进反思,关注文化理解与语言运用
教学评价应当突破单一的语言测试模式,建立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比如在My clothes 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世界服饰文化探究项目,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跟踪学习过程。在项目初期,通过智慧平台的任务分配系统记录每位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中期利用协作平台的版本记录功能,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度;最终成果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录制我的文化发现英文 Vlog,分享对不同国家校服文化的理解。同时,设置情境模拟评价,如国际学生交流日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是否能根据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着装建议用语。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语言准确性,更重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表现和文化敏感度。
总之,将跨文化意识培育有机融入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是时代赋予教学的必然使命。通过智慧技术的创造性应用,深度激活 PEP 教材中的文化矿藏,建立真实、互动、探究的学习场域,才能突破传统教学藩篱。
参考文献:
[1] 生晓黎 . " 双减 " 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探究 [J]. 问答与导学 ,2023(2):119-122,126.
[2] 邝利娇 . 共绘知识共享智慧——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J]. 空中美语 ,2024(12):216-218.
[3] 张丽 . " 双减 " 背景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模式研究 [J]. 智慧少年 ,2024(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