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
金慧
乌拉特前旗第四小学 014400
前言: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为小学语文教学确立了全新导向,着重强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系统培育,兼顾全体学生的共性成长与个体潜能的深度开发。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构成部分,教学评价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引导教学过程的优化。所以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进行深入探索。
一、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驱动发展的当下,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期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改革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1]。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过度关注知识记忆效果与考试成绩,却未能充分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与素养形成,所以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包括读、写、读、写和口语交流的能力。而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策略,能够了解学生在知识建构、能力迁移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反馈,从而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评价既包括学生评价,也包括教师教学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能给教师提供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优劣,并据此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改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反思,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策略
(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习状况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评价中要体现出多个主体的参与,改变过去教师只进行一种评价的情况,让学生和家长也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如针对《草原》一课的教学评价,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是否能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回答问题,是否能对描写草原美景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顾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他们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有无欠缺。再进行小组互评,小组成员要根据自己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有没有为小组讨论贡献过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还要邀请家长参加评价,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在家里朗读课文、分享学习经验等方面的观察,将孩子的学习状况和进步反馈给教师。通过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多元评价,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也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教学调整。
(二)以过程评价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
新课标主张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重点,过程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评判,从而正确的指导接下来的学习过程 [2]。
如在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中,教师可以运用过程评价法,在活动之初,指导学生做好个人规划,明确自己在信息收集、活动参与、成果展示等方面的目标与步骤,并按照方案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确定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活动开展时,要注意学生搜集材料的方式与方法,判断他们能不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对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为活动出谋划策的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例如,在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搜集照片,有人写文字说明,教师要及时将这些表现记录下来,在小组评价时给予表扬。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解决方法,有些学生在整理材料的时候,碰到分类上的难题,经过查阅资料,向同学和教师请教,得到了解答,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精神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每一分进步都得到了重视,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三)实行表现性评价,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任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表现性评价,也要发挥学生互评的作用,让评价更加合理 [3]。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辩论”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量,将辩论的题目提前告知,让学生在小组内预习,以备不时之需。在辩论时,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流利、合乎逻辑,是否能用合适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否能认真聆听对方的发言,并提出针对性的反驳。例如,正方在辩论中列举了书法的艺术价值、书法对培养专注力、耐性的益处,语言生动、令人信服,就可以得到教师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考察他们能否有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为此,在辩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团队互评,让学生反省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吸取别人的长处。透过表现性评价,学生不但能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训练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多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使教学评价制度更加完善,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育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充市 A 小学为例 [D]. 2024.
[2] 杨会芳.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调查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 S 区为例 [D].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3.
[3] 麦佩莲 . 基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层评价”有效实施的研究 [J]. 2023.
[4] 许琳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提升策略 [J]. 天津教育 , 2024(14):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