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药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何曼玉
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
引言:
在全新的执教环境下,药学专业教学有了新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主动地按照中职学校的办学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合理地调整药学课程结构,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掌握大量的药学专业知识,为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一、新形势下中职药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职药学专业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这种模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药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单纯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用法远远不够,更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中职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
二、新形势下中职药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教学创新
(一)革新教育思想,树立理实一体化教学观
在药学专业教学规划阶段,教师要主动确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明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生本”思想内涵。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上,突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参加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为技能的实践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有关理论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有关的理论内涵,并以实际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例子,使学生能掌握丰富、全面的药学要素,同时也能进一步端正学生对专业探索和学习的态度。
(二)完善药学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药学专业课程设计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中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既要在结构上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又要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上进行系统创新。根据《初级药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科学地整合药学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目标导向性。具体而言,可以将生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合并为核心知识模块,从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通过将药剂学、药学管理和有机化学等课程内容整合成专业知识模块,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药学核心理论;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则应合并成一个专门的模块,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市场营销、制药企业管理等几门课程可作为实践能力模块加以整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管理能力。这一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想有效地进行这项改革,就必须要加强激励学生学习的措施,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满足产业和社会的需要。
(三)改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专业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以建立有效课堂为导向,根据特定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为支持学生在药学领域内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教学依据。首先,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搜集丰富的文化资源,把目前药学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专业知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合理地引入课程中,以确保构建的药学课程内容丰富,使学生的专业涉猎更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药学专业系统进行模块划分,根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不同的领域对课程资源进行规划和分类,分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教学,以确保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全面、更具体。同时,在课程结构的设置过程中,要注重与丰富的生活案例相结合,对某一地区的中药材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资源整合,鼓励学生对药物的特点、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剖析,以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储备更具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未来的药学职业探索。
(四)、完善评价体系,优化专业教学反思反馈
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评价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创新。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需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基础,以及在专业领域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指导学生独立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成绩,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优秀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学生分享,使学生对药学专业有了丰富的认识,积累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从而更加深入有效地参与到药学的专业实践中来,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药学市场环境。
(五)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技术型人才
中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大多数教育体系注重基础教育,学生所学知识面较广,但深度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中职学校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特别是与药学专业相关的领域,通过与具备条件的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顶岗实习,让他们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实际操作环境。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和成长,以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顺利过渡到未来的职业岗位。
结束语:
总之,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个人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药学教育中,教师要注意新时代的市场发展方向,加强对教学理念和课程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创新,按照中职院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战略方针,把理实两大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改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促进学生升学和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秀铃 .“专业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在中职药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药理学》中“维生素 C”一课为例 [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8(8):118-119.
[2] 叶金荣 . 中职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5(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