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增值评价”的实施路径与效果分析

作者

黄茜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文化小学  11630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作为其中的璀璨明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散发着独特魅力。它不仅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素材,更是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评价方式却成为阻碍。教师们往往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个性化成长。增值评价的出现,恰如一阵清风,它聚焦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成长,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带来全新视角,对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意义深远。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现状与问题

(一)评价目标的价值偏移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评价时过度侧重背诵默写与字词解释,将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这种做法使得教学偏离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文化理解力的方向,忽视了古诗词蕴含的情感与文化价值,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二)评价方式的效能缺失

当前古诗词教学评价多依赖标准化试卷,题型局限于填空、选择等客观题,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互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展现,难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评价反馈的功能弱化

传统教学评价往往在学期末或考试后才进行总结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及时了解自身不足,无法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导致教学与评价无法有效衔接,削弱了评价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影响教学质量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增值评价”的实施路径

(一)筑牢增值评价目标根基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里,增值评价目标的设定需精准契合学生学情。教师可依循学生古诗词知识储备、课堂表现及思维活跃程度,将学生分为基础夯实、能力提升与拓展创新三个层级。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培养其诵读习惯,引导他们扎实掌握诗词中的字词含义;对具备一定积累的学生,鼓励其剖析诗词的修辞手法、意象运用,体会作者情感;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激发其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赏析,甚至尝试创作,锻炼其文学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定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其进步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当基础层学生能熟练背诵并理解诗词后,便引导其向能力提升层进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配的目标指引下,循序渐进地提升古诗词学习水平。

(二)搭建多元评价内容矩阵

构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增值评价内容体系,需摆脱单一化评价思维,从多维度进行考量。在知识与技能层面,除了考查诗词背诵默写、字词释义,还应通过举办诗词赏析会、开展文化知识擂台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挖掘诗词意境,剖析修辞手法运用,积累诗词背后的历史、地理、民俗知识;学习过程评价则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他们参与讨论的深度、小组合作的贡献度,以及课后自主查阅资料、拓展阅读的主动性;情感态度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朗诵时的神情语气,收集他们撰写的学习感悟,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愿。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内容设置,全方位覆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助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创新形式:激活增值评价多元生态

为让增值评价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释放活力,可从评价主体、工具与情境三方面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模式,构建起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的评价共同体。教师凭借专业知识评估学习成果,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学会自我审视和相互学习,家长则从家庭学习氛围营造、日常学习习惯养成等角度补充评价,实现评价视角的全覆盖。在评价工具的选择上,成长档案袋收录学生的诗词作业、朗诵录音等作品,生动展现学习成长历程;学习日志记录学生的学习感悟与困惑,促进深度自我反思;而诗词朗诵比赛、创作展示等活动,则通过表现性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素养。此外,针对小学生喜欢具象化、游戏化学习的特点,设计“诗词大闯关”游戏、“古代诗词雅集”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评,让评价过程既充满教育意义,又妙趣横生。

(四)释放评价结果双向效能

增值评价要真正发挥实效,关键在于强化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教师反馈时,应灵活选择课堂点评、课后交流、书面评语等方式,及时传递评价信息。反馈需兼具鼓励性与指导性:既要真诚表扬学生在诗词背诵流畅度提升、意境理解加深等方面的进步,也要针对薄弱环节给出具体建议,例如为诗词赏析能力待提高的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并指导其从意象分析入手学习。

教师还需深度分析评价结果,将其转化为教学改进的依据。若发现多数学生对边塞诗理解困难,可引入历史背景故事,组织小组探究活动;若学生在诗词创作中展现才华,则通过班级诗集、校园文化展等平台给予展示机会。如此,方能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成长。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增值评价,为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通过科学设定评价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和强化结果反馈与应用等实施路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评价指标量化难度大、教师评价工作量增加等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增值评价的研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推动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

参考文献:

[1] 罗季玩.“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2019).

[2] 陈 训 贤 .“ 小 学 语 文 古 诗 词 教 学 的 实 践 路 径 研 究 .” 家 长18(2023):108-110.

[3] 马佩文.“基于情感陶冶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进展: 科学视界 8(2022):212-214.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立项号ND2024081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