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构建
沈玲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中心校 云南丽江 674803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重要指导思想。传统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培养,构建科学合理评价框架,对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立足于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评价框架,为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探究
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讲解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不足课堂互动局限于简单问答,缺乏真实语言情境创设,教学内容偏重语法词汇讲解,学生语言实际应用机会有限。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通过纸笔测试评判学习成效,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状况,学习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分数高低而忽视学习过程观察,学生自评互评机制缺失,评价结果反馈利用不充分。语言学习本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能力,而非单纯知识积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多维度要素。语言能力涵盖听说读写技能综合运用,文化意识强调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注重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则关注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国内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应转变评价方式,建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语言学习全过程。现有教学评价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需要构建新型评价框架引导教学方向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导向评价应突破传统局限,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重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考查,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二、评价框架核心要素确定,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构建
语言技能维度聚焦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强调真实情境中语言交际功能实现,思维发展维度关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注重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文化理解维度着眼中西方文化比较,促进跨文化意识形成,学习策略维度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家长参与等多种形式。评价方式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既关注客观测量又重视主观描述,评价工具设计上可运用观察量表、表现性任务、学习档案袋以及反思日志等多样化手段,全面捕捉学生学习表现。评价内容应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划分为基础性指标与发展性指标两类,基础性指标关注基本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如词汇认知、语法规则理解等发展性指标则聚焦高阶能力培养如语言创造性使用、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以人教版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My day 为例,该单元主题围绕日常活动安排展开,评价框架设计可从多角度入手。语言技能维度上,设计日常活动时间表任务,要求学生运用What time do you... ?句型进行真实交流,评价其语言准确性与流畅度。思维发展维度上,设计一天合理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重要性,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文化理解维度上通过中外学生作息时间对比,启发学生探讨文化差异原因,评价跨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维度上引导学生制作我会用英语描述一天学习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课堂表现,设计 Can-do 清单供学生自评,组织时间管理大师评选活动进行同伴互评。针对基础性指标,通过日常活动时间表达小测检测基本词汇句型掌握情况,针对发展性指标设计我一天生活介绍口头呈现任务,综合评价语言运用能力。课前可通过简单问卷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课中通过电子投票系统即时掌握学习状况,课后通过 My Day学习档案展示阶段性成果,实现全程评价。
三、评价框架实施路径规划,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制定
通过校本培训、集体备课、同伴互助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建立评价资源共享平台汇集优质评价案例,为教师提供参考借鉴。组织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反思评价实践,不断优化评价策略,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应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教学设计环节注重学习目标分解,明确核心素养培养路径,设计符合素养导向任务活动,教学实施环节创设真实语言环境,采用任务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评价环节实施即时反馈,运用数字化工具辅助评价,提高评价效率准确度,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设计易于理解评价量表,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增强评价主体意识,开展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机会,增强成就感。
以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6 Work quietly! 为例,该单元主题聚焦课堂规则与行为习惯,实施路径可精心规划。教研组集体研讨本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确定重点评价要素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行为规范意识、合作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教学设计阶段将单元内容划分为认识课堂规则词汇、理解命令句表达、运用规则语言情境、内化行为习惯养成四个学习板块,每个板块设定清晰评价标准。课堂实施过程中采用情境模拟法,创设模范班级评选主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学习并运用Work quietly! 等命令句。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语言技能通过课堂规则海报制作任务评估,思维能力通过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小组讨论评价,文化理解通过中外学校规则比较项目考察,学习策略通过我能遵守规则自我监督表评估。教师运用平板电脑即时记录学生表现,建立课堂之星积分系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间开展规则小卫士互评活动,培养评价能力,设计家庭任务单邀请家长观察记录学生在家遵守规则情况,形成评价闭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教学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评价框架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四大核心要素,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多样评价方式、全程评价时机设计。在实施路径上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制定、学生参与机制建立、家校合作体系构建。未来可进一步关注评价框架实施效果评估,不断完善优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慧琳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J]. 中学生英语 ,2025,(24):155-156.
[2] 白丽霞 .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J]. 启迪与智慧( 上 ),2025,(06):2-4.
[3] 宋远娟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J]. 新课程导学 ,2025,(0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