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力的方法与实践探索
赵志炎
洛浦县融媒体中心 848200
摘要:本文聚焦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分析当前县融媒体中心在舆论引导中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方法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县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服务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力;方法实践
引言
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其新闻编辑的舆论引导力,对于传播地方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地方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一、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现状及挑战
(一)传播渠道与受众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客户端等新兴渠道迅速崛起,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极大转变,从依赖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平台。这使得县融媒体中心面临受众大量流失的困境,传播影响力也随之下降。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吸引受众关注,不仅要适应新渠道的传播特点,还需精准把握受众喜好。如何制作出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且能抓住受众眼球的内容,成为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首要挑战。
(二)内容同质化与创新性不足
部分县融媒体中心在新闻内容生产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很多报道缺乏深入挖掘本地新闻资源的意识,只是简单地重复其他媒体的内容,毫无地方特色可言。在报道形式上,也局限于传统模式,没有结合新媒体特点进行创新。这样一来,难以满足如今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受众对其内容兴趣缺缺,导致舆论引导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有效发挥县融媒体中心的作用。
(三)新闻编辑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当下,部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上较为薄弱。在融媒体环境下,无法将传统新闻采编技能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比如不能熟练运用短视频制作软件、不了解直播流程等。同时,新闻编辑在媒介素养、政治素养方面也存在短板,无法准确辨别信息真伪,在报道中难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与舆论引导的方向。
二、提升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力的方法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需强化政治与大局意识,提升舆论引导力。要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方针政策,确保新闻报道的政治方向正确,如党刊编辑坚持党性原则,让党的声音成为主流。同时,树立大局意识,围绕地方发展大局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像党报围绕中心工作增加优质内容供给,为地方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提升新闻内容质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县融媒体中心需大力提升新闻内容质量。一方面,深入挖掘本地新闻资源,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高度关注民生百态,积极报道本地文化活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事件,切实增强新闻的贴近性与吸引力,让民众更易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充分运用短视频、直播、H5 页面等新媒体形式,丰富新闻呈现方式,如在报道本地文化节时采用直播,让受众实时感受氛围,以此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三)加强新闻编辑队伍建设
加强新闻编辑队伍建设对提升新闻质量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新媒体技术、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等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其次,注重培养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使其充分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从而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做到客观、公正、真实。
三、提升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力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1.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
在当下的媒体融合大趋势中,县融媒体中心需积极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县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各自拥有深厚的内容采编底蕴与专业的采编团队。而新媒体平台则具备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将二者融合,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比如,电视台精心采编的新闻素材,经过专业剪辑与创意策划,制作成节奏明快、信息凝练的短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以新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打破传统媒体传播的局限性,让新闻内容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2.拓展传播渠道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客户端等多元化渠道,是扩大新闻覆盖面的关键。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用户基数庞大,信息传播呈裂变式。通过在这些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及时发布新闻资讯,能迅速吸引大量关注。新闻客户端则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新闻推送服务。此外,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也不容忽视。与周边县区媒体或上级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新闻资源的互通互享,不仅能丰富新闻内容,还能借助对方的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
(二)加强与受众互动
1.建立受众反馈机制
在信息快速更迭的媒体环境中,建立健全受众反馈机制至关重要。县融媒体中心应在旗下各类平台,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显著位置开设留言区,方便受众随时留下对新闻报道的看法、疑问或建议。同时,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围绕热点新闻事件、报道风格偏好、内容需求等方面设置问题,全面收集受众意见。比如在报道本地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时,通过留言区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受众更关注工程进度及对周边生活的影响,便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增加相关内容的深度和更新频率,以更贴合受众需求的报道形式,提升新闻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
2.鼓励受众参与新闻创作
为进一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县融媒体中心可积极开展 “市民记者”“我拍我身边” 等活动。发布活动招募信息,邀请热心市民参与其中,鼓励他们发现身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邻里间的暖心故事、社区的新变化等,并通过手机、相机等设备拍摄新闻素材。对于提供的素材,专业编辑团队进行筛选和指导,将优质内容融入新闻报道。这不仅丰富了新闻来源,还让受众从单纯的新闻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提升他们对融媒体中心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形成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三)打造品牌栏目
1.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品牌新闻栏目
地方特色是县融媒体打造品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以 “洛浦风情” 栏目为例,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从古老的民俗节庆到特色的民间技艺,从传统的饮食文化到独特的地域建筑,通过实地拍摄、人物访谈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本地文化魅力。“乡村振兴进行时” 则聚焦本地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乡村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报道农民创业故事、新型农业技术应用等,以小见大,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通过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让观众全面了解本地发展动态,提升栏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提升品牌栏目的质量与口碑
品牌栏目的质量和口碑决定其长久生命力。在内容策划上,组建专业的策划团队,深入调研受众需求和市场动态,精心设计每一期节目主题和内容架构。在制作环节,运用先进的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技术,提升画面质感和视听效果。同时,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参与栏目。比如在 “乡村振兴进行时” 中,邀请农业专家解读最新农业政策、分析产业发展趋势,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分享经验,为观众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增强栏目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从而提升品牌栏目的质量与口碑,吸引更多观众持续关注。
四、总结
提升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的舆论引导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新闻内容质量、加强新闻编辑队伍建设,以及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强与受众互动、打造品牌栏目等方法与实践探索,县融媒体中心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未来,县融媒体中心还需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持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文武.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与创新路径[J].武汉广播影视, 2023(8):0017-0019.
[2] 陈雄飞.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技巧的提升方法探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1):166-168.
[3] 邓朝军.浅谈如何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能力[J].视界观, 2020, 000(01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