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润童心,传古韵: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多元实践探索

作者

沈英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幼儿园 215200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早已融入民族血脉,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以节日为契机,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育者需深入思考的课题。我园以节日节气活动为载体,通过统筹规划、挖掘文化内涵,以多元化方式引领幼儿感受节日氛围、探索习俗、体验趣味,助力幼儿在丰富体验中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智慧,萌发爱国爱家情感。

一、构“全貌”品“局部”—— 统筹规划传统节日节气活动

传统节日与节气丰富多样,对其教育需统筹规划。我们以“面”“线”“点”为路径,从构建“全貌”到聚焦“重点”再到深入“局部”,系统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面”即整合全年节日与节气,梳理出清晰的全年节日节点,让教育者对全年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把握;“线”是将年度传统文化探索重点通过节日串联成递进主线,形成连贯的教育脉络;“点”则聚焦每个活动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这种“面—线—点”结合的规划方式,既保证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性,又突出了重点,让幼儿在循序渐进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滋养幸福童年。

二、寻“主线”深“探索”——以主题探索感受新年趣味

“中国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远超贴春联、发红包等表层习俗。我园以“主题探索 + 游园活动 + 贺岁表演”的多元路径,让幼儿从感知探索到体验表达,深入理解新年文化。

(一)感知探索:在主题活动中触摸传统文化

幼儿的学习源于直接感知与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教育亦需如此。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我们预设了系列主题活动:小班以《团团圆圆过新年》为主,通过绘本、儿歌感受团圆氛围;中班开展《戏说新年》,用情景剧演绎年俗故事;大班探索《扎染》《青花瓷》,在传统工艺中体会新年美学。这些活动让幼儿在系统探索中,了解年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二)体验操作:在沉浸式环境中共享传统趣味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幼儿的探索成果融入环境,设置“中国扎染”“中国红”“民间游戏”等体验馆:扎染区展示幼儿的扎染手帕,让幼儿在折叠、染色中感受色彩变化;民间游戏区安排投壶、套圈等传统游戏,重现新年热闹场景。游园活动中,幼儿穿梭于不同体验馆,既是对自身探索成果的展示,也是与同伴共享传统趣味的过程,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

(三)表达表现:在多元活动中诠释新年意蕴

在充分感知与体验后,我们为幼儿提供表达表现的平台。贺岁表演中,小班幼儿用童谣唱新年,中班幼儿通过皮影戏演绎“年兽”传说,大班幼儿创编“新年礼仪”情景剧,展现拜年、送祝福等传统礼仪。幼儿在表达中内化对新年文化的理解,诠释新年的团圆、祝福等多重意蕴。

三、引“文化”重“传承”——以多元探索感知中秋魅力

中秋节蕴含着团圆文化与自然智慧。我园通过“传统巧作 + 趣味互动 + 科学探索”的路径,让幼儿在操作与探索中感受中秋的独特魅力。

(一)传统巧作:延续民间智慧

传统手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将自然元素与中秋结合,设计系列手作活动:大班幼儿制作桂花书签,在采集、压制桂花的过程中感受秋日气息;中班幼儿制作小桔灯,用蜡烛点亮桔灯时,理解“中秋赏月”的浪漫;小班幼儿参与桂花糕制作,在揉面、加糖中体会“分享甜蜜”的团圆意义。这些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触摸民间智慧,延续传统文化。

(二)趣味猜谜:互动中感受中秋之趣

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我们设计了“大带小”猜谜活动:大班幼儿结合中秋元素创作谜语(如“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 打一中秋美食”),并画成谜画;小班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引导下猜谜。这种互动不仅让幼儿感受猜谜的乐趣,更在合作中传递中秋文化,回归“儿童

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趣味科探:揭秘月亮奥秘

传统体验之外,我们融入科学探索,帮助幼儿理解中秋与自然的联系。“揭秘月亮之谜”活动中,幼儿用手电筒、球体模拟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观察“月相变化”;通过绘本《月亮的味道》延伸讨论“月亮为什么会变圆变弯”。科学探索让幼儿在趣味中了解自然现象,将中秋文化与科学认知结合,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四、赋“经典”享“魅力”——以多元体验拓展端午认知

端午节承载着祈福、纪念等文化内涵。我园以“传统习俗 + 游戏体验 + 社会实践”为路径,让幼儿在多元活动中感受端午魅力,拓展探索边界。

(一)传统之礼:在习俗体验中知端午

我们通过具象化的习俗体验,让幼儿了解端午文化:“点朱砂”时,老师用朱砂在幼儿额头点痣,讲解“辟邪祈福”的寓意;“佩香囊”活动中,幼儿填充艾草、薰衣草,感受草药香气与“驱虫避瘟”的传统智慧;“包粽子”环节,幼儿在家长协助下折粽叶、填糯米,体会“纪念屈原”的文化渊源。这些体验让抽象的节日意义变得具体可感。

(二)传统之趣:在游戏中传递精神

传统游戏是文化的鲜活载体。“划龙舟”游戏中,幼儿分组合作,喊着号子“一二一”向前冲,在协作中感受团结拼搏的精神;“放纸鸢”活动里,幼儿合作绘制风筝,写上“平安”“健康”等祝福,在风筝升空时体会“祈福”的美好。游戏让幼儿在快乐中理解端午文化中的精神内核。

(三)拓展边界:在森林集市中发展综合能力

我们以“森林集市”为载体,拓展端午教育的边界。集市上,幼儿化身“摊主”,售卖自制的香囊、粽子模型;“顾客”用自制“货币”交易,在讨价还价中锻炼交往能力;“管理员”负责维持秩序,培养责任意识。集市活动以端午元素为基点,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全面发展的结合。

五、结语

在探索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体验中感知传统节日氛围,在传承中承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一场场浸润传统文化的美妙旅程,共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一次体验,一份传承,让幼儿尽情探索、体验、创造,浸润于传统节日的气氛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用每一次的仪式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根植于心,生于中国,长于中国。

参考文献:

[1] 赵磊。陶行知思想下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J]. 新课程(教研版),2021 (016):197.

[2] 孟梅。浅谈如何在幼儿园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J]. 教育科学发展,2020,2 (3):45-46.

[3] 李妹,刘涛。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区域环创的结合策略研究 [J].山东工会论坛,2018,2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