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作者

孙志清

科尔沁右翼中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兴安盟 029400

玉米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进步以及用于工业生产需求等方面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随着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变成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而科学合确的种植技术和有用的病虫害应对措施,是保证玉米能够稳定高产的关键条件。因此,深入研究玉米增产的种植办法和防治病虫害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一、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优良的玉米种子是高产的根本。选玉米品种的时候要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播种方法以及市场需要等因素。比如,天气特别干的地方,需要选择特别抗旱的品质,如郑单 958、先玉 335 等;如果土壤比较肥沃,可选择耐密植、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同时,要确保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另外,要挑通过审定又适合本地种的品种,效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二)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让种子更好发芽以及让幼苗容易成活的关键步骤。在播种之前,需要先挑种子,把瘪的、生病的或者破了的颗粒都去掉,这样才能让种子更干净更纯。然后种子要晒一晒,一般选晴天铺开来晒两三天,中间经常翻动让它受热均匀。晒种子能帮助它们解除休眠状态,增加活力,发芽得更快更多。另外,此外,还可采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药剂拌种,可以选多菌灵或者福美双等杀菌药,加上吡虫啉等杀虫药,用来防治玉米小苗时候的病虫。种子包衣处理就是在种子外面裹一层农药、肥料、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从而为种子幼发和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护。

(三)整地与施肥

精细整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在前作物收完后,应及时进行深耕,深度大概要到 25-30 厘米,打破犁底层,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深耕后要进行耙耱,使土壤细碎、平整,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想要玉米长得好施肥很重要。玉米需要很多肥料,如氮磷钾等大元素,以及锌硼等小元素。施肥应把动物粪肥和化肥混合用,底肥和后面追肥进行搭配。底肥主要用动物粪便,再加点化肥,大概每亩地用发过酵的粪肥 2000 到 3000 公斤,尿素 10 到 15 公斤,过磷酸钙 40 到 50 公斤,硫酸钾 10 到 15 公斤,这些可以在犁地之前撒在地面然后翻到土里。后面追肥要看玉米长势,在玉米开始拔节时,每亩追 15 到 20 公斤尿素,促进植株茎叶生长和雌雄穗分化。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最需要肥料的时候,每亩要追 20 到 25 公斤尿素,这样玉米才能吃饱营养,结的穗子又大籽粒又重。

(四)播种

选好播种时间对玉米正常生长和高产特别重要。具体下种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类型来定。通常来说土壤 5 到 10 厘米深温度能稳定达到 10-12 度时就能开始播种。比如,在我国北方种春玉米通常 4 月底到 5 月初播种,黄淮海夏玉米区通常是收完麦子大概六月中旬前播种。时间合适能让玉米更好的利用阳光、热量、雨水等条件,避免种太早被冻到或者种太晚不够时间成熟。此外,玉米播种主要有起垄和不起垄种。起垄有利于提高地温、排水防涝和田间管理;平种可以保水、省工等优点。要根据当地种地习惯和土质选具体播种方法方法。

二、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子,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慢慢发展成边缘是深褐色中间发黄或者青灰色的大斑。特别严重时这些斑点会连成片最后让叶子枯掉。防治方法包括,挑不容易得病的玉米种子;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控制作物距离,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以用 50% 多菌灵粉加水500 倍,或者 70% 甲基托布津粉加水800 倍喷撒,隔一个礼拜到十天喷一次,总共喷两三次。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候叶鞘、苞叶和棒子也会被感染。刚发病时叶子上会出现椭圆形像水泡过那样斑点,后来会变成褐色或者红褐色。防治办法和大斑病相似,选好种子和加强管理。刚发病时可以用 25% 戊唑醇粉剂兑水 2000 倍,或者 40% 福星乳油兑水 8000 到10000 倍喷洒防治。

(二)常见虫害及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幼虫会吃玉米的茎、雌花和雄花,影响玉米正常生长,最后导致玉米产量降低。防治办法:可以在玉米心叶快长好时候,每亩地用 1.5% 辛硫磷颗粒剂半公斤到一公斤,拌上细沙五六公斤做成毒沙,撒到玉米心叶里面;也可以在成虫飞出来时候用黑光灯或者性诱剂来抓成虫;还有就是当玉米螟卵开始孵化的时候,可以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兑水 200-300倍、 2.5% 溴氰菊酯乳油兑水 2000-3000 倍这些药水来喷洒。此外,蚜虫喜欢聚在玉米心叶、雄花和雌花当中,吸玉米的汁,还会排出蜜露,这样会让玉米长不好而且容易得病毒病。防治方法:把地里的杂草都清理掉,减少蚜虫滋生场所;一旦发现蚜虫开始出现,就需要采用 10% 吡虫啉可湿粉兑水 1500-2000 倍、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兑水 5000-10000 倍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玉米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它们主要咬食玉米种子、幼苗根茎,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在播种前,可以每亩地用 50% 辛硫磷乳油 0.25 - 0.3 公斤拌细土 20 - 25 公斤,制成毒土撒施到土地的表面,然后采用工具翻耕入土;也以可选择使用包衣种子,防治地下害虫的出现。

结论

玉米想要高产和防治病虫害是个复杂过程,需要把选种、播种、施肥等一系列科学种植技术,并结合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手段,这样才能让玉米产量又高又稳定。实际播种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情况,科学选种植技术和防治手段,不断提升种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这样才能让玉米持续增产,适应市场需求增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韩成祥 .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3(9):202-203.

[2] 黄慧 .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J]. 河南农业 ,2024(14):37-39.

[3] 仝学先 .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1(5):38-38.

[4] 汪东风 .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1):142-144.

[5] 王道泽 . 糯玉米新品种 " 钱江糯 1 号 " 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