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作者

赵琦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730200

引言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制等优点。然而,在地震作用下,其抗震性能是设计和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在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结构形式。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湿作业多、对环境影响大,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业化和绿色施工的要求。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现场湿作业量和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其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因其良好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在高层住宅等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结构具有较高的预制化程度,构件质量在工厂环境下更容易得到控制;同时,其施工速度快,有助于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此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合理设计和施工的前提下,整体性良好,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连接方式、构件设计和结构布置。在连接方式方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对其抗震性能影响显著,常见的有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等。套筒灌浆连接能够提供较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然而其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若灌浆不密实,会影响连接的可靠性,进而降低结构的抗震性能;浆锚搭接连接施工相对简单,但在抗震性能方面可能稍逊一筹。构件设计参数如剪力墙的截面尺寸、配筋率等也会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合理的截面尺寸可以保证剪力墙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而配筋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结构抗震,过高的配筋率可能导致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过低的配筋率则可能使构件的承载能力不足。此外,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平面布置应尽量规则、对称,避免出现过大的偏心,竖向布置应避免刚度突变,否则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薄弱层,导致结构的破坏。

3. 评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

3.1 试验研究

通过进行足尺或缩尺模型试验,能够直观且深入地了解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表现。常见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拟静力试验模拟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在试验过程中,可详细记录结构在不同加载阶段的反应,进而得到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关键力学指标,这些指标能清晰反映结构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等特性。振动台试验则是模拟地震波的真实作用,让结构承受接近实际地震的动力作用,从而更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全面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3.2. 理论分析

基于结构力学和地震工程的相关理论,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理论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以有限元方法为例,它能够精确地建立结构的力学模型,全面且细致地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在建模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结构的各种特性和边界条件,使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理论分析不仅可以为试验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导,帮助确定试验的重点和参数,还能在前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4. 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4.1 优化连接方式

优化连接方式是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的连接方式,着重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变形能力。例如,采用高性能的灌浆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更好的流动性、粘结性和耐久性,结合改进的套筒灌浆工艺,能够有效确保灌浆密实,避免因灌浆不密实而降低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应大力研究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犹如给结构安装了“智能弹簧”,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大大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让结构在经历地震后仍能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4.2 合理设计构件

合理设计构件对于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需依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抗震要求,精准设计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采用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高强材料不仅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还能增强其变形能力。同时,在构件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延性设计原则,让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序地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就像一个“能量吸收器”,可以大量消耗地震能量,避免结构因承受过大能量而发生严重破坏,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4.3 加强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在结构设计中,加强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是提高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保障。在平面布置上,必须严格遵循规则、对称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出现过大的偏心。因为偏心会导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不均,增加局部破坏的风险。在竖向布置方面,要合理调整结构的刚度分布,坚决避免刚度突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设置加强层或转换层等措施。加强层能够增强结构的侧向刚度,转换层则可以平滑结构不同部位的刚度变化,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协同工作,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地震作用下其抗震性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影响其抗震性能的因素包括连接方式、构件设计和结构布置等。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可以评估其抗震性能。为了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优化连接方式、合理设计构件和加强结构布置合理性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敬华 . 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D]. 河北工程大学 ,2019.DOI:10.

[2] 马少春 , 鲍鹏 , 姜忻良等 . 装配式节能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9,45(03):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