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孙凯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郭家店镇综合服务中心 136502
引言
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乃是保障养殖业得以健康发展、维系公共卫生安全的核心要点,近些年,伴随养殖业朝着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动物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有所提升,防治工作的困难程度也进一步加大。对此,应针对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对于打造科学的防治体系具备重要意义。
1 动物疫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防疫体系不完善
防疫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呈现于以下方面:基层防疫机构的建设处于较弱状态,在一些区域,乡镇兽医站存在人员配备不够、设备条件简陋的状况,这使常态化监测以及应急处置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并不完善,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在疫病防控工作中,其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很容易产生监管方面的漏洞;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对于动物检疫、无害化处理等相关规定的落实不够严格,进而致使疫病防控的链条出现断裂。
1.2 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技术层面所涉及的问题涵盖如下方面:疫病监测预警的相关技术处于滞后状态,传统的检测办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识别出新型的疫病,在疫病早期进行预警的能力较为薄弱;在疫苗的研发以及应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有部分疫病缺少高效的疫苗,又或者疫苗接种所达到的覆盖范围较低,进而无法构建起有效的免疫屏障;基层兽医人员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局限,对于复杂疫病开展诊断以及进行处置的能力不够充足,从而对疫病的防治成效产生了影响。
1.3 养殖主体防疫意识薄弱
在养殖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如下方面:部分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较为滞后,其更侧重于治疗工作却轻视预防措施,对诸如日常消毒、免疫接种等基础性的防疫手段不重视;大量养殖规模比较小的散养户营造的养殖环境既杂乱又肮脏,所养殖的动物数量过多、养殖密度非常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1.4 资金投入与保障不足
资金领域显露出的短板体现如下:针对防疫工作的经费投入量不多,无法充分满足基层在防疫设备更新换代、疫苗采购补充以及人员培训提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养殖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当疫病出现后,养殖户承受的损失颇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参与防疫相关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的对策
2.1 完善防疫体系建设
构建完善的基层防疫机构体系,推进乡镇兽医站的标准化打造进程,配备齐全必要的检测设施与专业工作者,清晰界定岗位的职责内容,以此保证防疫工作能够以常态化的模式推进;构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按照固定周期召开联合会议,实现疫病监测数据以及防控相关信息的共享,从而形成“预防监测——处置”相互关联的工作链条;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强度,大幅提高对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的惩处程度,保证动物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制度能够切实落地实施。
2.2 强化技术支撑与创新
增强监测预警的能力,推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及智能化的监测设备,搭建全国统一的疫病信息平台,达成疫情数据的实时共享以及分析预警;加速疫苗的研发与推广,扶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研制针对新型疫病的高效能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范围以及免疫成效;强化基层兽医人员的培训,定时开展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实操演练,提升其疫病诊断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2.3 提升养殖主体防疫能力
强化针对养殖主体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借助技术培训、案例阐释等途径广泛普及疫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引领养殖户树立起以“预防放在首位”的理念;对养殖行为加以规范,推行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让养殖环境得到改善,对养殖密度进行合理的把控,从而降低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2.4 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力度
增添针对防疫方面的经费投入,把基层防疫工作所需经费归入财政预算范围,以此保证设备予以更新、疫苗得以采购以及人员薪酬能够发放;拓宽养殖保险的覆盖区域,研发具有针对性特质的疫病保险产品,提升理赔的效率,从而减少养殖户所遭受的损失。
3 结论
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与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的安全密切相关,当下依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通过健全防疫体系、狠抓技术创新、提高养殖主体的能力、大幅增加资金投入等办法,构建科学且高效的防治体系,切实有效地防控动物疫病,保障养殖业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 玉 焕 . 动 物 疫 病 防 治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J]. 吉 林 畜 牧 兽医 ,2023,44(01):119-120.
[2] 寇 生 强 . 基 层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工 作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J]. 畜 禽业 ,2022,33(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