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邓梨群 陈辉
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建筑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施工与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性为前提,那么绿色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就成了关键的组成部分,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引言:现阶段,我国建筑单位使用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能够直接展现出施工单位的底蕴。从宏观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能够表现出远超普通建筑的综合造价,且大多数情况下,高质量绿色建筑会被当作公共建筑示范项目而成为城市化典范之作。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绿色建筑的成本弹性较大,而缺少约束的成本控制经常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后续使用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以维护和检修。
一、成本控制区别
1.1成本核算精细度差异
普通建筑成本核算相对粗放。在材料用量统计上,常按常规经验估算,比如砌墙用砖,大致估量所需数量,很少精确到每块砖的损耗及不同施工阶段的用量变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控也较简单,多关注人工的日工作量与费用,设备租赁按整段工期计费,对一些小型工具、耗材的成本波动不敏感,使得成本核算存在一定模糊地带,不利于精准把控总造价。绿色建筑成本核算要求极高精细度。由于绿色材料价格波动大,像有机保温材料受原材料供应和环保政策影响,价格时常变动,需实时追踪市场。施工环节,从预制构件的生产环节开始,就对每一道工序的成本详细记录,运输中的油耗、损耗,安装时的专业人工成本,都精确到最小单位,借助专业成本管理软件,全方位监控,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为实现绿色效益与经济成本平衡奠定基础。
1.2成本风险应对不同
普通建筑应对成本风险手段单一。当遇到材料价格上涨,往往只能选择质量稍次的替代品,如钢材涨价就换用较薄规格钢材,虽短期节省成本,却给建筑质量埋下隐患,后期维修加固成本可能大增。施工中若遇工期延误,多是通过压缩后续工序时间、增加人工投入来追赶,易造成施工混乱、人工成本超支。绿色建筑构建多元成本风险应对体系。面对材料供应风险,提前与多家供应商签订合同,保证关键绿色材料如新型光伏板的稳定供应;对于设计变更风险,预留一定比例的弹性资金,同时利用数字化建模提前模拟变更影响,优化方案。施工风险上,购买工程保险保障意外损失,与专业施工团队合作,凭借其经验与技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确保造价稳定。
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
2.1普通建筑应对成本风险手段单一
当遇到材料价格上涨,往往只能选择质量稍次的替代品,如钢材涨价就换用较薄规格钢材,虽短期节省成本,却给建筑质量埋下隐患,后期维修加固成本可能大增。施工中若遇工期延误,多是通过压缩后续工序时间、增加人工投入来追赶,易造成施工混乱、人工成本超支。绿色建筑构建多元成本风险应对体系。面对材料供应风险,提前与多家供应商签订合同,保证关键绿色材料如新型光伏板的稳定供应;对于设计变更风险,预留一定比例的弹性资金,同时利用数字化建模提前模拟变更影响,优化方案。施工风险上,购买工程保险保障意外损失,与专业施工团队合作,凭借其经验与技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确保造价稳定。
2.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选择科学、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施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合理调配施工队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时,应从施工工艺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预期目标。
2.3普通建筑成本核算相对粗放
在材料用量统计上,常按常规经验估算,比如砌墙用砖,大致估量所需数量,很少精确到每块砖的损耗及不同施工阶段的用量变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控也较简单,多关注人工的日工作量与费用,设备租赁按整段工期计费,对一些小型工具、耗材的成本波动不敏感,使得成本核算存在一定模糊地带,不利于精准把控总造价。
三、绿色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3.1绿色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
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普通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呈前期低、后期高的上扬曲线,前期建造简单投入少,但运营能耗高、设备老化维修频繁,拆除成本也不低。新型绿色建筑前期投入虽多,可运营阶段凭借节能设备大幅降低能耗,如地源热泵相比传统空调年能耗成本可节省 30% - 50%,设备维护周期长、成本低,拆除时因材料可回收利用,成本也能有效控制,综合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
在房地产市场,绿色建筑标签日益成为卖点,能吸引更多环保意识强的消费者,租金、售价相比普通建筑可提升 10% - 20%,提升资产回报率。企业入驻绿色建筑办公,能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人才,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相比普通建筑更具市场竞争力,资产价值随时间增值明显。
3.2注重预算执行
目前,在绿色建筑发展中,为提升成本控制效果,需要企业将预算执行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从而有效促进绿色建筑领域造价预算的有效开展,避免相关工作流于表面。真正将有关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落地执行,进一步带动企业强化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在注重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预算执行工作为成本控制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企业需要结合成本控制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一特点,有效关注造价预算。并且将造价预算当作参考,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出发,尝试进行相应的预算执行和成本控制,从而促进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之间的有机结合。
3.3加强建筑材料价格管理
由于绿色材料价格波动大,像有机保温材料受原材料供应和环保政策影响,价格时常变动,需实时追踪市场。施工环节,从预制构件的生产环节开始,就对每一道工序的成本详细记录,运输中的油耗、损耗,安装时的专业人工成本,都精确到最小单位,借助专业成本管理软件,全方位监控,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为实现绿色效益与经济成本平衡奠定基础。
3.4人才培养与技术引进
新型绿色建筑涉及多领域交叉知识,需培养复合型人才,从高校相关专业设置优化,到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如培训施工人员掌握 BIM 技术用于绿色施工管理,成本不菲。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技术,如德国被动式房屋技术,需支付高额技术转让费,且后续本地化适配也需资金投入。
3.5运营监测与持续优化:运营阶段,为保证绿色建筑持续高效运行,需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利用专业监测设备采集建筑性能数据,定期请专家分析评估,根据结果调整优化运营策略。像监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一系列监测、优化工作需持续投入资金,确保绿色建筑的优势长期维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增长,而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现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出现,既满足了对建筑行业的高要求,也符合了我国近年来倡导的节能环保的潮流。但是,由于新型绿色建筑需要使用更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所以,在实施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成本的管理,强化成本的控制,做好工程预算和成本的控制,使企业成本和收益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从而推动新型绿色建筑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刘伟.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3,5(2).
[2]杜文栓.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8):22-23.
[3]胡锶嫄,汤圣寅.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数码-移动生活,2022(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