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对田径运动竞技能力影响研究
雷丹
成都大学 610106
摘要: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他们在体育领域中竞争的基石。它不仅限定了他们技能的极限,而且也提供了一种衡量标准,以预测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否展现出超凡的表现。体能不仅关乎于运动能力的基础层面,更涉及到身体的耐力、力量、速度和灵活性等多个维度。因此,体能水平无疑成为了运动员最为关键的数据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竞技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冲刺,每一场比赛的成败。没有坚实的体能作为支撑,再优秀的技巧和策略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所以说,评估和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等于为他们打开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在不同的赛事中,因为比赛风格的差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平时,运动员们都是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且在按照课程安排的训练方法以外,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在比赛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设定的目的。而作为田径教练要着重分析运动员训练方式的不足,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调整,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体能训练;田径运动;竞技能力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下,田径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身体素质训练,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是教练、运动员和田径教学研究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田径训练中的体能训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体能训练手段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从而大大影响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应积极地对田径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以有效地改进现状。通过对竞技体育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价值的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在竞技运动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技术支撑,提升田径教学与科研队伍的科研能力,推动田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体能训练研究为田径运动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体能训练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这不仅丰富了田径运动的理论研究,也为实践中的训练工作提供了指导。田径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参加田径项目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运动员们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需要具备更加出色的体能来支撑长时间的、高强度的比赛。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体能训练方案,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关系到运动员能否有效提升竞技水平,还直接影响到整个田径队伍的发展潜力。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体能的概念及构成
体能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指的是人们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包括对人身体、思维、人格 的全方位塑造。从生活角度而言,体能是适应生活环境的一种良好身体状况,包括适应工作强度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从结构角度出发,体能就包括人们活动和身体机能的状态。从微观角度而言,体能主要依靠一些生理指标来确定,体现机体形态和能力方面。机体能力是指人们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能力,从体育方面而言,体能主要包括忍耐性、速度、力量、灵活性等。
1.3.2田径运动的概念及构成
田径运动(Athletics),是指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跑、接力跑和跨栏跑的项目称之为“径赛";以远度和高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称之为“田赛”;以规定的跑、跳、投掷项目组合的项目,采用查分表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之全能运动;“田赛”和“径赛”合称为田径运动。
2.关于我国田径中体能训练相关研究
2.1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需要遵循的原则
2.1.1个性化原则
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因和生长发育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我们需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训练强度、训练周期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反应,适时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2.1.2循序渐进原则
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我们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强度、低难度的训练项目开始,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这样可以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过度疲劳、受伤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运动员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训练负荷。
2.2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的价值
2.2.1提高运动员速度素质
对于田径远动而言,速度素质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速度素质主要包括反应速度以及动作速度两种。在实际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必须要始终坚持系统性及科学性的基本原则。速度训练在田径比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确保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教练需要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以激发运动员的潜力,挑战速度记录。在训练实践中,反应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迅速做出反应。例如,在听到裁判响枪后,运动员需要迅速起跑,保持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并在加速过程中保持稳定,以取得最佳成绩。同时,位移速度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在一定距离上的反复训练,使运动员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提升,便在起跑阶段实现最佳的放松状态,并保障身体协调性。这些训练不仅提高了田径运动员的速度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竞技实力和应变能力。
2.2.2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
耐力是指运动员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在田径比赛中,长跑项目(包括 1 500米、5 000米、10 000米和马拉松)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耐力表现。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如心肺功能、肌肉系统的工作效率等,这些都是耐力水平提升的生物学基础。在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减少休息时间,增加重复次数,逐渐增强机体对长时间运动的适应性。通过这种方法,运动员的身体将会慢慢地习惯于高强度的运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肺系统也会逐渐的适应这种高负荷的能量代谢,可以使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杰.高校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的教学优化对策分析[J].田径,2022,(08):26-2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曹丹,汤铎.试论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J].田径,2023(12):29-30.
[4]吴彭帅志,朱君. 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优化研究[C]//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江西省分联盟,江西省体育学学科联盟,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全民健身 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暨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75364.
[5]谭红春.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2023(10):67-69.
[6]刘泽贤,孙庆国.竞技体育背景下体能训练优化路径与创新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能训练分会)(一).天津体育学院;,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78899.
[7]薛清心.12周陆地体能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竞技运动表现的影响[D].山东体育学院,2021.DOI:10.27725/d.cnki.gsdty.2021.000095.
[8]顾家宇. 大学生优秀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3.DOI:10.27157/d.cnki.ghzku.2022.003621.
[9]罗超英.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技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5):145-147.
[10]李卫. 田径运动中跳远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