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中化工工程设备管理实践分析
张科 王涛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401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其工程设备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时,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设备故障频发、运维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化工企业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在化工工程设备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数字化技术在化工工程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 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在化工工程设备管理中,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在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压力、振动频率等。这些数据被传输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深度处理。算法能够识别设备运行数据中的异常模式,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实现预测性维护。与传统的定期维护模式相比,预测性维护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停机带来的生产损失。例如,某大型化工企业通过引入预测性维护系统,设备故障率降低了 30% ,设备维护成本减少了 20% 。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维护模式,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2 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
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是数字化转型中化工工程设备管理的另一大亮点。借助物联网技术,设备的运行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或移动终端。技术人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等设备,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这种远程监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并通过智能诊断算法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提供故障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化工项目中,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系统使得技术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完成设备的日常巡检和故障处理,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智能诊断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数据,自动生成设备健康报告,为设备的长期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 数字化转型中化工工程设备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数字化转型为化工工程设备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首先,设备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快速传输,技术人员可以及时获取设备运行信息,快速响应设备故障,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其次,运维成本大幅降低。通过预测性维护和远程监控等技术,企业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高额维修费用。同时,远程监控减少了技术人员的现场巡检次数,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设备运行可靠性增强。数字化技术能够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最后,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高效的设备管理、稳定的设备运行以及较低的运维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2.2 挑战
然而,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数据安全问题是首要挑战。化工行业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如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数据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技术标准不统一也是制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导致技术标准难以统一。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和适应新的技术标准,增加了设备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人才短缺是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又一挑战。化工工程设备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化工专业知识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 数字化转型中化工工程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构建数字化设备管理平台
构建数字化设备管理平台是化工工程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平台应具备设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展示等功能,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平台应整合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通过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智能诊断、预测性维护等功能,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构建数字化设备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设备管理效率提高了 40%⨀ 。平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报告,优化设备配置,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益。
3.2 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
数据分析是数字化设备管理的核心。企业应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设,培养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和趋势。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前制定设备维护计划,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为设备的优化运行提供依据。企业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发现设备在某些运行参数下能耗较高。通过调整参数,企业设备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了 15% 。数据分析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数字化转型为化工工程设备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通过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化工企业能够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然而,数据安全、技术标准、人才短缺等挑战也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各种挑战。同时,企业应构建数字化设备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推动设备管理智能化升级,以实现设备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周 亚 萍 , 曹 建 新 . 化 工 工 程 项 目 数 字 化 审 图 浅 析 [J]. 天 津 化工 ,2021,35(02):93-96.
[2] 史骐 . 化工工程正向设计和数字化交付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国勘察设计 ,2022,(06):89-91.
[3] 张华 , 罗那 .《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解析与实施 [J]. 石油化工设计 ,2023,40(02):4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