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费曼学习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雷淇斐

西安市曲江第一学校 710061

摘要:“费曼学习法”被认为是终极学习方法或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其核心内容是——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或者类比的技巧来解释概念,并且尽自己所能让其他人学会。“提取”加“输出”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隐形思维显性化”的过程。费曼学习法本身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分散的、割裂的。创作式输出可以促进学生把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将费曼学习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认知层次,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费曼学习法;运用

引言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机理是:“输出式学习”和“变换表征形式”。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主动学习的有效性要远远高过被动学习下的机械接受,采用“输出式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保存率最高,高达90%。“变换表征形式”是指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结,采用类比等技巧多角度地描述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费曼学习法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习惯与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巧抓机会,从一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采用最高效的费曼学习法,在建立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常见问题,结合费曼学习法中的“变换表征形式”这一核心机理,确定了以下方法:

二、编制顺口溜,增加印象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许多的细节需要向学生强调。若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重复,会让课堂变得沉闷、乏味,从而极大地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在施教时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发现,“顺口溜”的教学方式以简单、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数学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收玉米》(两位数减两位数)这节课时,孩子们虽然已经有了加法竖式的基础,但在书写减法竖式时仍然出现了多种细节错误。我将这些错例都投影在大屏幕上,请全班孩子分析错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把减号看成了加号、没用直尺画横线、忘记写横式得数等等。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教带学”,我让孩子们轮流当组员的小老师,尝试根据这些错误各编制一句顺口溜。最后在全班同学的交流和修改中,一句凝结着集体智慧的顺口溜诞生了:“相同数位必对齐,横线必用直尺画,加减符号看仔细,细心计算我牢记,横式得数切莫忘。”此后,当个别同学竖式书写出错时,我只要说上半句,其他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接下半句,这名犯错的孩子也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种集体编制顺口溜的形式,既加深了孩子们对易错知识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极高地提升了课堂的实效性。

三、表演情景剧,理解过程

数学课本里的部分难点知识,若教师逐步分析,耐心讲授,绝大多数孩子在课堂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针对该难点知识的练习环节,会发现孩子们的错误五花八门。究其根本,就是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缺乏理解,不妨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过程,突破难点。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100-8”的连续退位竖式时,个别孩子忘记在十位标记退位点,还有部分孩子即使标记了退位点也依然忘记减十位借走的1,导致计算错误。这时安排几名孩子上台以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表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名学生分别饰演“100”个位上的0(小个)、十位上的0(小十)、百位上的1(小百)。

小个:“我想买一本笔记本,需要8元钱,可是我忘记带钱了。那就向小十借吧!小十小十,可以借我8元钱吗?”

小十(对小个):“我也忘记带钱了,我去帮你向我的好朋友小百借吧!”

小十(对小百):“小百小百,请把你的钱借给我吧,我给你打个借条”(边说边在百位标记退位点),“我借了你1个百变成了10个十,现在可以借给小个了。”

小个:“谢谢小十,我也给你打个借条”(边说边在十位标记退位点),“我借了你1个十变成了10个一,10减8等于2”(边说边在个位写“2”)。

小十:“我向小百借来10个十,又借给小个1个十,只剩9个十了”(边说边在十位写“9”)。

小百:“我借给小十1个百,已经没有钱了,0在最高位要省略不写”(百位不写数)。

结合情景剧,孩子们都能深刻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十位不够借,继续向百位借),并牢记连续退位的步骤,巩固了学习效果。

四、绘制结构图,建立联结

教师应帮助孩子们对头脑中碎片化的知识进行重组、建立联结,才能使其融会贯通地吸收知识。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20以上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这个单元的结构图,可以是树状图,可以是气泡图等等,通过结构图,引导学生发现,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一直到两位数,知识的编排虽由易到难,但都围绕同一核心概念——相同数位相加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融会贯通,提高其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现认知的转化提升。通过现象看透本质,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逻辑,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适时适量地布置“我是小讲师”实践作业,给爸爸妈妈说一说某题的思路,采用“输出式学习”的方式,提高知识的保存率。

结束语

将费曼学习法运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更新观念,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载体,挖掘费曼学习法蕴含的建构原理,促进学生“输出式学习”和“变换表征形式”,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董慧敏.费曼学习法在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中的实验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2022:23-25.

[3]刘慧.儿歌对辅助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2023(7):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