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审计工作
张丽娜 薛辉通讯作者
中国海洋大学审计处 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学校筹建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特殊使命,为引领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这把“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必须对党中央负责”,要“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审计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担负重要使命,需要用先进思想指明其工作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正是新时代开展审计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关键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发展,亲自谋划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改革方案,亲自部署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领导审计工作走出了契合中国国情的审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审计工作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其主要观点有:
新时代要强化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根本上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审计机关需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统筹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开创审计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第二,新时代审计工作要发挥好“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审计就像体检,不仅是为了查病,更是为了治已病、防未病。”可以说,审计工作是经济体检,是经济高质量运行的重要保障,“治已病、防未病”是审计工作的独特效用与应有之义,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高度凝练。
第三,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要求是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工作应“让审计对象感到审计像影子一样时时在身边,时时有‘头顶三尺有监督,不畏人知畏审计’的自觉”,深刻阐明新时代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对于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审计工作推行过程中,坚持原则,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甘当社会经济发展的“警示灯”“电子眼”,求真务实、客观公正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廉政建设、保障改革落地等。
第四,新时代审计队伍建设应坚持立身、立业、立信的“三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以审计精神立身,树立对职业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发扬脚踏实地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对事业的忠诚,对党和国家的全局负责;以创新规范立业,在工作不仅要开拓创新,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还要坚持依法履责、客观求是,不断推进审计体制机制的规范和完善,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自身建设立信,就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
首先,这些重要论述强化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审计机关受党领导、听党指挥、为党分忧,自觉担当党深化自我革命的“特种部队”。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把审计工作更紧密地纳入党治国理政的全局谋划,极大释放和提升了审计监督的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经过多年探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审计履行监督职能的最大信心来源和最大底气所在。
其次,这些重要论述增强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特殊部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深刻体现和实现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机构保障。审计部门坚决执行经济监督职能,有强大的专业优势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没有部门的特殊利益,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审计人员思想之基,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审计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
再次,这些重要论述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审计部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守护好“国家审计”的权威,首先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审计人员才能坚持政治底线,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塑造职业精神,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审计干部只有在先进思想中浸润,才能深刻明晰自身使命,自觉将党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维护审计的“金字招牌”,构筑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的“铜墙铁壁”。
最后,这些重要论述提升了审计监督合力。“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形式监督形成合力,实现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全面监督。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方略,将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这就要求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审计摆在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合力,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即“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这为新时代发展更系统、更有效、更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方略。
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来指导高校审计工作
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对审计寄予厚望,审计工作使命光荣,任务更加艰巨。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实际情况,高校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和运用好新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来指导审计工作。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又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提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钥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高校审计工作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审计机关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高校审计机关要始终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展开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石,审计部门必须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党的执政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着更大的风险挑战,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着处理更大的矛盾冲突和疏解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高校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才能适应新时代党对高校审计工作的高水平要求,也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提高高校审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党的领导能够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职业道德,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坚持人民立场是高校审计监督的根本立足点。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高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高校审计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其内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校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广大师生群众的权益。因此,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在工作中始终以师生为中心,把师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人民立场是高校审计监督的根本立足点。只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和应对各种财务风险。未来,还需要不断改革完善高校审计监督制度,提高审计监督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高校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助力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高校审计工作的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高校审计不仅是对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督和评估,更是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高校审计要着力解决制约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问题,特别要将审计监督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助力。因此,在高校审计工作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己任,确保高校审计业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发展高校审计工作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监督的目标。高校审计工作的核心在于发现制约高校发展的具体问题、揭示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高校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高校审计要着力解决制约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问题。
高校审计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是确保高校财务合规性和透明度的关键。高校审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与其他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高校审计工作者也需未雨绸缪,对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高校审计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审计工作者磨练工作技能,适应新的形势,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第四,坚持群众路线是践行高校审计监督人民立场的根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高校的审计部门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接受师生的监督。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非易事,需要审计部门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师生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共同监督高校的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是高校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审计部门的事,更是全校师生的事。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师生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这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
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防范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腐败现象的多发地带。通过坚持群众路线,让广大师生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防范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这也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审计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高校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实践已经证明,新时代我国高校审计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是因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未来高校的审计工作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审计工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指导审计工作实现更大作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新思想的方法论去指导和引领高校的审计工作,构建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路径,从而服务高校治理,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21 期。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新华社,2018-05-23。
[3]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21 期。
[4]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编写:《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报告·2022》(蓝皮书),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63 页。
[5]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10 月31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125 页。
作者简介:姓名 :张丽娜(第一作者),出生年月:19800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大庆市,学历:大本,职称: 会计师,毕业院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专业:会计学,研究方向:现阶段高校研究型审计理论与方法探索,工作单位:
作者简介:姓名 薛辉(通讯作者),出生年月:1980 年10 月10 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新泰市,学历:本科,职称: 中级,毕业院校: 中国海洋大学,毕业专业:会计学,研究方向:高校及中小学内部审计,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邮政编码:
张丽娜(第一作者) 薛辉(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