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维路径”纾解多元化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
周瑾
颐中集团机关第二党支部 266000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概念源于契约经济学领域,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 年首次提出。“信息不对称”现象,原指经济交易的双方拥有不同信息差异的情况。如今,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股市交易、信贷配给等经济活动领域,且已延伸到公共管理、教育医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无法优化配置,影响基层效率,增加管理成本,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本文涉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包含党建工作中:上下隶属关系党组织的信息偏差、平行关系党组织的信息壁垒、党务工作者间的讯息和能力差异。在一个多层级、多组织协同的多元化企业体系中,党建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监督职责,基层党支部的实际执行、自主管理,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的上传下达、分工履责……各个节点都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基于此,有效破解基层党建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理论。
不同于唯一主导模式,协同治理更倾向于多元化相关者之间共同参与、建立共识,各子系统协同行动、共同决策,强调整合多方资源、知识、信息,以实现更透明、更包容、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协同治理”为纾解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就颐中集团而言,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需要各个层级组织围绕各自职责、功能、定位共同参与协作、实现同频共振。应用协同治理理念,通过开放沟通渠道、信息互动共享等方式,形成基层组织协作网络,缓解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形成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二、多元化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状调研分析
(一)颐中集团多元化组织基本情况

颐中集团是山东烟草工业系统的全资多元化集团公司,其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从横向角度看,颐中集团所属基层党支部分布在青岛、青州、烟台、菏泽、滕州等5 个不同属地,呈现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空间格局。从纵向角度看,企业党建工作垂直管理存在党组—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四个层级,且党务工作隶属于行业、属地“双层管理”,其下所属大多为独立法人企业,经营业务、规模版块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颐中集团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实证调研
为客观了解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状,作者从上文提到的“上下隶属关系”“ 平行关系”“关键节点”等三个方面为出发点开展调研。以参与具体党建工作最多的支委班子成员、党务工作者、职能部门政工干事等角色为主要调研对象,针对不同的调研事项采取问卷、访谈等方式取证分析。考虑各个基层单位空间分布、所属业务板块各有不同,在样本选择上采取了覆盖各党支部的全面调查。
颐中集团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调研计划

此外,作者还通过参与基层党务工作者任务、列席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参加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协助职能部门其他同事开展党务工作等“参与式体验”的调研方式,观察辅助了解验证以上调查结果。
经过此前调查,企业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上情下达”不尽充分
颐中集团对基层党总支(支部)“上情下达”主要渠道为:下发通知、支部书记例会、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年度业务培训、年度党建考核、日常具体问题点对点沟通等。
然而,纸质发文和公开集中会议,多半只能明确解答重点任务、规定动作、共性问题等,无法完全覆盖对细节要求和具体执行的明确条目;“一对一”沟通,主要解答党务工作者当下发现的某项疑问,无法由点及面,信息传递仍然不全面、不完善、效果有限。根据调查和反馈,基层党总支(支部)对下发的各类制度、通知、方案、要点等,有时会出现政策解读偏差和执行方向偏移。
2.“下情上传”出现偏差
在基层党总支(支部),一线党务工作者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往往对具体问题的把握最准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最清楚。然而,垂直管理模式中,“由下至上”的信息传递形式会天然呈逐级衰减态势。这种传递“偏差”,会导致一部分有用信息在垂直管理中被“过滤”掉,不利于上级完整、准确、全面地掌握基层一线的一手资料。
在颐中集团,党建职能部门会定期收集报表、数据、总结等材料,这类被动提交的材料所携带的信息多半是上级想了解的信息,而非基层实际情况的完整信息。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只有在工作遇到问题推行困难、涉及到基层实际效益才会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探讨党建问题。
3.“横向交流”渠道薄弱
横向交流主要发生在平行的基层党组织之间。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相较于笼统的“宏观政策解读”,颐中集团各基层党组织更希望得到全面的“微观参考范式”,以解决其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各类具体问题。
目前,颐中集团基层党建工作平行沟通机制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支部间自发形成互动交流较为困难、交流内容碎片化、一般难以常态化持续。访谈中,60% 以上基层党务工作者表示,希望有机会横向交流共鉴,参考学习兄弟单位党建工作亮点做法。
4. 关键节点个体差异
颐中集团基层党总支(支部)党务工作者(不含支委)共有 19 位,兼职党务工作者约占 37%,从事党务工作 3 年以上的占 45%⨀ 。通过体验参与,发现基层党务工作者实操水平、党务素养参差不齐。面对因人事安排调整造成的党务工作人员更替,基层党支部对新任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党务新人一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业务知识能力增进,前期存在遇到问题“现学现卖”的过渡时期,对党组织规范化整体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三、多元化企业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逻辑
(一)组织结构因素,信息传输层级损耗
信息损耗理论指出,当委托—代理级别的数据值愈高时,信息在各个层级间的传输就会损失更多,这就是所谓的“损耗”, 这种损耗会导致接收方对信息的理解产生偏差。
在基层“上行沟通”中,下级往往处于“弱势沟通”地位。当前颐中集团政策信息传递渠道,仍然主要依靠当下行政系统由上至下 ( 垂直 ) 管理体系。党建工作管理的信息经每一层“代理链条”进行不同解读、响应,政策信息就更可能被削弱或产生失真。
(二)区域产业因素,信息接收差异局限
信息本身具有滞后性、局限性和选择性。同一信息作用于不同区域、产业的组织,可能造成解读的偏移和误差;同一信息的利用读取,有的组织能更快转化为行动,有的则可能行动滞后;同一信息的事后反馈,有的能做到传递高效、及时纠偏,有的则需要更长时间发现、纠正误差。
整体党建工作质效提升需要基层各平行党组织,形成相适应、相配合、良性互动、相互支撑发展格局。跨产业板块、可跨地域的客观现状,为透明化的信息资源共享、配置调度来带一定消极影响。
(三)中介平台因素,数字化渠道传统依赖
信息传统依赖渠道,如:纸质文件、OA 邮箱、电话、会议等,传递链条长、速度慢或周期长,内容转述容易失真或滞后。数字化渠道: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实时更新,且支持多维度的协同数据处理与展示。基于沟通渠道不同,在同一时间点获取信息的“深度”和“速度”存在差异,数字化渠道更易拥有“时间优势”,更有助于提供可视化、多源交叉验证的信息,利于精准分析和效率提升。
四、多元化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的纾解策略
基于前文对于颐中集团各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状和成因剖析,立足实际、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互动信息流、从服务价值流、数据资源流等“三维路径”提出多元化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的纾解策略。

(一)互动信息流——“互查互学互促”机制
互动信息流的搭建,旨在重构主客体关系,构建扁平化的沟通渠道,畅通横向联结的协同机制,纾解“平行党支部间的信息不对称”。
颐中集团探索开展“互查互学互促”活动,活动弱化了上级党组织或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党总支(支部)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互查互学互促,不设考核指标和排名机制,以不增加基层党组织形式主义压力为原则,将“一线党务工作者”设为主要参与力量,各兄弟单位党组织之间横向交叉,分别相互查看工作痕迹化资料、分享党建工作好做法好经验、探讨党务共性问题解决方案,达到共同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
互查互学互促突破传统单向检查模式,由上级党组和职能部门搭台,基层党务工作者不仅可以参考标杆案例“取长补短”,亦可参照优秀党支部做法“删繁精简”,在符合制度要求的情况下,去除本单位不必要的冗余流程,达到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党建水平的目的。

(二)服务价值流——“党务工作问答”反馈
服务价值流的行动主体是上级党建职能部门,作用对象是下级党组织,其核心在于缓解上下级党组织在垂直管理党建工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理顺服务价值流,关键在于用好“党务工作问答”这一承载形式。“党务工作问答”包含三种形式。
是日常收集、集中答疑。党建职能部门日常注重收集整理基层党务工作者疑问,就其共性问题,经过研得出明确答复,并定期积累并形成“党务工作问答”,按期次向基层党支部发放。
二是集中整理、常态使用。对于周期性开展的党建工作,如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组织生活会等,党建职能部门可依据现有制度,归纳总结可长期适用的工作的规程范式和参考例文,装订成册供基层党支部学习使用。三是结合契机、宣讲阐释。对于重点工作和有价值的问题,借助日常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年度党务工作者培训等契机,由职能部门党务工作者以培训讲师的身份,就各自负责党建工作领域内容开展课程讲解和互动式答疑,作为例会、培训的有益补充。
随着时间推移,“党务工作问答”作为一种具有众创性、积累性、更新性的渠道方式,会在不断丰富完善中,体现其纾解“信息不对称”的特殊价值。
(三)数据资源流——“信息互享平台”搭建
纾解信息不对称,搭建数据资源流是普遍公认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做好数据资源流,需构建或引入更加透明、直观、方便、即时、安全的党建信息共享体系。通过“信息互享平台”,建立党建制度、方案通知、参考规程、党务公开公示等一系列数据信息共享“仓库”,向各类党建工作角色赋予不同编辑、查看、使用等权限,提供党建文档和资料的下载和查阅,进一步提升沟通效率和响应速度。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多元化企业信息不对称现状、成因出发,提出互动信息、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等体系维度纾解策略,以期在党建工作领域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党组织建设质效。
以上纾解策略,一部分已经在颐中集团长期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一部分正在开始初步实践探索,其成效尚需中长期实践验证。今后,作者会继续关注跟进党建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多元化企业的问题和方案检验,进一步补充完善此次论文,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共产党员网.《党建研究》2024 年第11 期.
[2]《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 理论月刊 ,2014,(01):138-142.
[3]《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基层减负路径优化研究》. 中国知网,2025 年5 月26 日.
[4]《产教融合信息不对称的大数据治理逻辑与路径》. 教育评论 2023(06).
[5]《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迷局的产生缘由与领导者的破解之策》. 领导方法,2020·3 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