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赵勇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510000

摘要:文章立足于 3 - 4 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阐述了怎样巧妙地将多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借助文学、艺术、科学等学科的元素,来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为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跨学科;小学体育;教学模式;3 - 4 年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传统体育教学做出优化与创新,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基于跨学科理念,采用各种创新措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巧,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1】跨学科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综合素养。

一、文韵健体,动中品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语文知识能够成为丰富教学内容的关键元素。对于 3 - 4 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对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阶段。把语文课文里的经典情节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文学之美,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司马光》一文中,我们能够挖掘其中的救援情节,设计相应的体育活动。

以《司马光》为例,我们在宽敞开阔的操场上精心设置了逼真的模拟场景,运用各种道具精心搭建出了颇具真实感的“瓮”和形态各异的假山。接着,将学生们有序地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指定一名学生扮演不小心掉进瓮里的孩子,其他学生则分别扮演司马光和他的小伙伴们。随后,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齐心协力地设计救援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完成跨越障碍、搬运物体(模拟石头)等一系列体育动作,最终将瓮打破救出“孩子”。整个活动过程紧张又有趣,学生们在奋力奔跑、勇敢跨越、努力搬运等动作中,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中司马光的机智果敢,同时还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原本单调的体育课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韵味。

通过体育与语文的跨学科结合,我们发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不再认为体育只是简单的跑跳,而是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这种模式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体育技能,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实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为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美绘体育,形动生趣

美术与体育的结合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创意元素。对于 3 - 4 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色彩和形状有着浓厚的兴趣。将美术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融入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挥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

以美术教材中的《动物乐园》为灵感,在体育课堂上开展“动物运动会”。教师提前在操场上用彩色粉笔画出各种动物形象和运动场地。学生们自由选择扮演一种动物,模仿其动作进行运动。如模仿兔子跳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模仿猴子爬树进行攀爬练习等。同时,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在自己的脸上或衣服上添加与动物相关的图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美术创作与体育动作相结合,在感受色彩和形状之美的同时,锻炼了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美术与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承载着“育人”这一教育的根本属性,是跨学科学习的进一步落实,面临着机遇与挑战。【2】体育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让体育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

学生在这种融合式教学中,不仅提升了体育技能,还能在创作和模仿中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这种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美,为小学体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乐音伴体,律动飞扬

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对于 3 - 4 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在体育课堂中引入音乐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运动节奏,增强运动的趣味性。

在体育课上开展韵律操活动时,我们精心挑选了像《健康歌》这样节奏感强烈且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师首先耐心地给学生讲解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巧妙地让这些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点完美适配。随后,学生们热情高涨地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韵律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全身心地感受着音乐节奏的美妙变化,还同步锻炼了身体的柔韧性和节奏感。而且,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编新的韵律操动作,并配合音乐进行精彩展示,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体育与音乐的结合让体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种跨学科模式利用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的运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效果和兴趣。同时,在创编韵律操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数体结合,智慧无限

小学阶段乃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把体育和数学学科有机融合,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营造出全新的学习感受。创新的教学模式不单能让学生于体育活动中领略数学的魅力,还能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中提升体育技能,为小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老师将同学们划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张地图、一个指南针以及一些记录工具。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当天的挑战:“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如同探险家一样,在操场上展开定向越野。每个目标点都设有一个神秘的保险箱,保险箱上有数学问题,只有解答出问题,才能继续前行!”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依据地图和指南针很快确定了方向,朝着第一个目标点跑去。当他们抵达目标点时,看到了一个保险箱,上面写着“2×3 + 4”。小组成员们马上围拢在一起,有的同学迅速算出答案是 10,接着成功打开了保险箱,里面放置着一张提示卡片,指引他们前往下一个目标点。在这个过程里,同学们不但要凭借自身的奔跑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在操场上穿梭,还要迅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定向越野与数学挑战相互结合的课程中,学生们不但增强了体育技能,还更深入地理解并运用了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为小学教育开拓了新的路径,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里健康成长。

五、结语

探讨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之中,进而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育人树人的根本目的。通过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融合,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内涵。【3】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当让体育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戎.跨学科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践[J].教育界,2023(15):74-76.

[2]罗智文.跨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美术与体育融合教学研究——以《那一刻的我——活力大课间》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4(15):173-175.

[3]刘雪.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2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