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王曼琪

临漳县邺城中学 056600

一、引言

县城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德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情感感染力和文化内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然而,在县城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县城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县城高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2.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县城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能够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内容,舒缓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滋养。同时,音乐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县城地区拥有丰富的本土音乐资源,如地方戏曲、民间歌谣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本土音乐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贡献力量。

2.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三、县城高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的现存问题

3.1 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县城高中音乐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来教学,未能充分认识到音乐与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将德育目标纳入音乐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导致德育渗透在音乐课堂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3.2 教学方法单一

在县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模式,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真正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也难以在音乐体验中感受和领悟德育的内涵,使得德育渗透效果大打折扣。

3.3 教学资源匮乏

相较于城市高中,县城高中在音乐教学资源方面相对匮乏。一方面,音乐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与本地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如音乐教室、乐器等配备不完善,限制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县城高中音乐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有限,难以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影响了德育渗透在音乐课堂中的实施。

3.4 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

县城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为薄弱。这使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的把握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影响德育渗透的效果。

四、县城高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的创新策略

4.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县城高中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美育人、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将德育目标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都要充分考虑德育因素,使音乐课堂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能力。

4.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抗日战争的历史影像资料,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3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县城高中音乐教师应深入挖掘本地的音乐文化资源,将地方戏曲、民间歌谣、红色歌曲等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本土音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当地的民间歌谣,让学生学唱并了解歌谣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优秀的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作品赏析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素材。同时,利用音乐制作软件,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创作一首以环保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

4.4 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创作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在教学评价中,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结论

在县城高中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县城高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和实施分层教学等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县城高中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德育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