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面向绿色制造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

作者

杨浩

身份证号码:61043119820125061X

引言

在当今社会,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机电产品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能耗在整个能源消耗中占据较大比例。绿色制造理念的提出,为机电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运行以及最终的回收处理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能耗。准确分析机电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能耗情况,有助于找出能耗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设计策略,不仅可以降低机电产品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因此,对面向绿色制造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能耗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1. 生命周期能耗阶段特点

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能耗始于原材料的获取阶段。该阶段的能耗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开采、提炼及运输过程中,涉及大量能源的投入。以钢铁材料为例,从铁矿石的采掘到最终钢材的产出,需经历选矿、炼铁、炼钢等多个工艺环节,每个环节均伴随着显著的能源消耗,尤其是高温冶炼过程对化石燃料和电力的依赖度极高。此外,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的合成也需消耗大量石油资源及相关化工能源。

生产制造阶段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能耗最为集中的环节之一。在机械加工、焊接、表面处理、装配等过程中,各类数控机床、激光切割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高耗能装备持续运行,消耗大量电能及其他辅助能源(如压缩空气、冷却液等)。同时,生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诸如热处理工序的温度控制、切削参数的优化设置等都会显著影响整体能耗水平。

使用运行阶段是机电产品能耗时间跨度最长的阶段。在此阶段,设备根据其功能需求持续或间歇性地消耗能源,例如工业机械驱动电机的运行功耗、家电产品的待机能耗等。不同应用场景下,设备的负载率、运行效率、环境条件及操作方式均会对能耗产生显著影响,低负载工况常导致能效下降,增加单位产出的能耗成本。

回收处理阶段同样不可忽视,包括废旧产品的拆解、分类、再制造及材料回收等过程,均需要一定的能源投入。采用先进的逆向物流系统与智能化拆解技术可有效降低此阶段的能耗,并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实现绿色制造目标。

2. 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方法

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过程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能耗分析方法通过将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明确的阶段,如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运行以及回收处理等,对每个阶段中的具体工艺流程进行能源输入与输出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过程能耗模型,识别关键能耗参数,例如设备功率、运行时间、材料消耗量及工艺效率等,从而实现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能耗的系统性评估。该方法能够清晰揭示各环节的能耗构成,为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能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而基于数据驱动的能耗分析方法则依赖于大量真实运行数据,借助数据挖掘、统计建模及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具有预测能力的能耗模型。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捕捉复杂系统中非线性的能耗变化规律,还能综合考虑环境条件、负载变化、操作行为等多种影响因素,提升能耗预测的精度与适应性。例如,通过分析设备的历史运行日志,提取关键能效特征,识别能耗异常模式,并进一步用于不同工况下的能耗仿真与优化控制策略制定,为绿色制造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路径。

二、节能设计策略

1. 设计阶段节能策略

在机电产品的设计阶段,优化产品结构是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使用,降低产品整体重量,从而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实现节能目标。例如,采用拓扑优化技术对机械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可以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去除冗余材料,提升结构性能,同时显著降低材料消耗与能耗。此外,应用参数化建模与仿真分析手段,可在设计初期对多种结构方案进行能效评估,优选出能耗最低的设计方案。

选用高性能、低能耗的节能材料也是关键的节能措施。节能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生产能耗以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新型轻质合金、高强度复合材料及高耐热性塑料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够减轻产品自重,还能提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以电机设计为例,采用高导磁性能的硅钢片作为铁芯材料,可有效降低铁损,提高电机的整体效率;而在传动系统中应用低摩擦系数材料,则有助于减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

2. 运行阶段节能策略

运行阶段是机电产品能耗最集中的时期,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成为实现节能的关键手段。通过集成传感器网络与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变化及环境参数,并依据反馈信息动态调整运行参数,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例如,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调控系统,可根据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人员密度等多维数据,自动调节送风量与制冷/ 制热输出,避免过量供能造成的能源浪费。

除智能控制外,定期维护管理对于维持设备高效运行同样至关重要。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老化、松动等问题,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并引发额外能耗。因此,建立科学的运维机制,实施周期性检查与预防性维护,如定期清洁散热系统、更换老化零部件、校准传感器及润滑传动部件等,能够显著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以电动机为例,通过定期润滑轴承、紧固接线端子、检测绝缘状态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机械摩擦损耗和电气故障率,从而提高能效、降低运行成本。

结论

本文围绕面向绿色制造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机电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特点的分析,明确了不同阶段的能耗关键环节。采用基于过程和数据驱动的能耗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能耗。在节能设计策略方面,从设计阶段的结构优化和材料选用,以及运行阶段的智能控制和维护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机电产品实现绿色制造、降低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机电产品的能耗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完善能耗分析方法和节能设计策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绿色制造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学义 . 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的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纵横 ,2025,(04):30-32.

[2] 杨辉 . 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的策略 [J]. 华东纸业 ,2024,54(06):35-37.

[3] 刘文 . 能效与性能协同驱动的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零件生命周期能耗评估 [D]. 湖南省 : 湖南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