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要点探究

作者

曹生发

青海汉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904

1.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功能日益多元化、结构形态日趋复杂,对其建造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对框架结构进行加固,是确保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因此,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

2. 施工流程概述

2.1 施工准备阶段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关照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水泥选用 325 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施工机械设备需进行性能标定,特别是混凝土输送泵、振动棒等关键设备,其技术参数需满足施工荷载及强度要求 [2]。

2.2 各主要分项工程

模板工程采用定型化和模数化设计,根据各组成部分的类型,将其分为柱模板、梁模板、板模板和节点模板 [3]。模板系统需要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需要,并且其变形极限应该满足规范中关于立柱垂直度≤ 5mm/2m,梁模板的上拱高度是跨度的 1/1000—3/1000。

钢筋施工包括打样,加工,接头和安装。钢筋的加工精度要达到设计要求,即纵向上的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误差为 ±10mm,弯曲后的钢筋弯曲部位为±20mm。钢筋的接头可采用机械接头、焊接或绑扎搭接,其接头截面和搭接长度应根据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抗震等级而定。

混凝土工程按照施工阶段的不同,分为基础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板的混凝土施工。通过采用泵送或布料机浇筑,振捣的形式则视构件的种类而定,可以选用插入式振动棒(棒径 50mm 用于梁柱,30mm 用于节点)、平板振动器(用于楼板)。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保湿或蒸汽养护,确保强度增长符合设计要求。

2.3 各阶段衔接关系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由于模板与钢筋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约束关系,需要按照“模板定位→钢筋绑扎→模板加固”的交叉工作程序,对各节点采用“样板引路”体系。钢筋工程验收需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重点核查钢筋规格、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及连接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混凝土浇筑工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或 100% 方可拆除底模,拆模顺序遵循“先非承重后承重”原则,拆除过程需进行应力监测。

3. 关键施工要点分析

3.1 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模板设计除进行常规的力学计算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风荷载和施工动荷载等附加荷载。为提高结构抗侧移性能,在 8 度以上地震设防区,模板支撑系统水平剪撑间距宜加密到 4 m。不同构件的模板设计需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具体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1 模板设计关键参数表

安装精度控制方面,柱模安装前需在地面弹出柱轴线及边线,并用水泥砂浆找平柱脚(平整度误差 ⩽3mm, ),防止浇筑时漏浆。在梁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在主、次梁的交接处,必须采用专门的节点模板,保证阴角的直线度,且转角误差不超过 1°。板模安装标高控制按水准尺分区段抄平,每个槽段至少设 3个控制点,高程偏差小于 ±5mm。对拉螺栓采用 Q235 级以上钢材,抗拉强度≥ 375 MPa,在有防水需求的部件上安装止水环,止水环直径 ⩾50mm ,厚度⩾3mm ,采用全焊接方式焊接。

在拆除模板之前,需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对拆除顺序、方法和安全保护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大跨度的梁 - 板结构,拆除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支撑,其间距≤ 2m,在移除模板、结构受力稳定后,才能拆下临时支撑。拆卸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修复和保养,在钢模板表面需涂刷防锈漆,木模板需涂刷脱模剂,在存储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底部模板离地高度 ⩾300mm 。

3.2 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在钢筋进场检验时,除了一般检验项目之外,抗震构造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最大荷载作用下的总伸长量要大于 9%。对钢筋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外表应无裂缝、结疤、褶皱等缺陷,腐蚀等级要满足规范,腐蚀深度 ⩽0 .1mm。在生产钢筋时,使用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对其进行弯弧时,其内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HRB400 等级 ⩾5d 、HRB500 等级 ⩾6d (d 为直径),不允许对高强钢筋进行冷弯加工。

在钢筋焊接时,套管型直螺纹接头的丝头长度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一般为套管长度的 1/2±2mm ,丝头表面不得有破损、锈蚀等缺陷,接头螺纹的环规能顺利旋入,止口螺纹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 3 P(P 为螺距)。闪光对焊时,应按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焊接后应在常温下焊接,其中心偏差应在0.1 度以上,而弯曲角度不得大于 3°。绑扎搭接构件应错开设置,同一节点搭接面积不得超过 25% ,受压部位不得超过50%。

梁柱节点的钢筋应采用“整体封闭”的形式,禁止绑扎和焊接,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小于10mm。在梁柱交错布置时,根据“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可在不改变纵筋受力性能的前提下,对纵筋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在两端加强筋相交的地方,必须沿相同的方向进行。采用塑料垫块,其抗压强度为 50 MPa 以上,垫块内部采用钢筋网加固,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

在预埋件和钢筋的连接中,如果预埋件锚筋与主体钢筋冲突时,则可以对锚筋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主体钢筋不能被割断。钢筋工程竣工后,对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查数量为每一次检查批次的 10% 且不少于 3 个构件,合格率 ⩾90% ,否则需进行返工处理。

3.3 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的环境类型下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掺量、氯离子和碱量等。搅拌混凝土采用全自动计量系统,原材料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水泥及掺合料 ±1% ;粗细骨料±2% ;水及掺合料±1%。在搅拌时,先将集料与水泥搅拌 30 秒,然后加水及外加剂拌匀,整个搅拌时间不低于120s。

在浇筑过程中,为确保柱混凝土的密实,在浇筑前,在柱底混凝土上铺设50~100mm 厚度的水泥砂浆。对于截面 >1000mm 的柱身,在柱身侧面开设浇筑窗口,其浇筑高度≤ 300mm。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与梁轴线呈 45 度角斜向振捣,振捣点间距 ⩽500mm ,各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标准。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每一层的浇筑厚度应 ⩽500mm ,且上下两层的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并通过测温,将内部和外部的温差控制在25℃以内。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受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模板的设计、安装、拆除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配合比设计、搅拌、浇筑和养护,才能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在今后的建设中,应继续总结经验,主动引进新的施工工艺与管理手段,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强化整个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 陈奕欣 .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J]. 建设科技 ,2024,(02):54-56.DOI:10.16116/j.cnki.jskj.2024.02.014.

[2] 许晓铭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板式楼梯抗震减震措施 [J]. 福建建材 ,2024,(06):46-50.

[3] 李萌 .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J]. 四川水泥 ,2024,(01):192-194.

作者简介:曹生发,1987.10,男,汉,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人,专科,助理工程师,目前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