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研究

作者

张保成

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理论基础

1.1 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属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它包含着为避免工作人员从高处坠落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从分类角度来看,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可分为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两种类型,安全网、安全带之类的被动防护技术主要依靠物理屏障阻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作业规程等主动防护技术则致力于通过人的行为和意识去防范事故,安全带的使用能够减轻坠落时的冲击力,安全网则可以有效地拦截坠落的人员或者物体。

1.2 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原理及要求

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原理与要求,这是保证施工场所人员安全的根基所在,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资料来看,高处坠落事故乃是建筑行业最常发生的致死事故类型之一,所以防护技术务必依照“预防优先,安全至上”这一准则展开。依靠科学的分析模型和案例剖析,从而规划并执行有效的防护手段,以“能量吸收理论”来塑造安全网,在人员坠落的时候,可吸收冲击的能量,削减对作业人员的损害。

二、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施工应用

2.1 防护网与安全带的应用

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里,防护网和安全带的应用很关键,合理设计并正确使用防护网和安全带,对降低施工现场事故率、保障工人生命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防护网属于被动防护手段,其设计要符合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标准,才能承担起坠落冲击力的承担任务,防护网必须能承受至少 17.8000牛的冲击力而不被穿透。防护网在实际应用时,需涵盖全部可能的坠落地带,网面和地面的垂直距离不能高于 6 米,这样才能保证坠落时的缓冲效果。安全带属于主动防护装置,使用时也需要遵照操作规程,安全带的选用要看作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情况,高空作业人员得用全身式安全带,低空作业人员可以选用半身式安全带,安全带的正确佩戴和定时检查是保证安全带有效性的关键。除了技术方面的革新,加大安全培训和教育,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应用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2.2 防护栏杆与安全通道的配置

在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当中,防护栏杆及安全通道的设置至关重要,按照国际安全标准,防护栏杆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 1.05 米,并且要具备结实的中间横杆和踢脚板,以防范人员或者物体出现坠落现象。拿一项关于建筑工地安全的研究来说,通过采用标准化的防护栏杆系统之后,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下降了 40% ,这显示借助科学合理地设计防护栏杆,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安全通道的设置也不能被忽视,安全通道应该保持通畅,宽度至少要达到 0.9 米,而且要有明显的标志和照明。在复杂的施工现场,安全通道的设计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施工阶段、作业区域的变动情况,紧急疏散的必要性等。拿模块化设计的安全通道来说,它可以依照现场的情况迅速改变布局,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给人们留出一条安全的逃生之路。防护栏杆以及安全通道的设置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作业特性来考虑,像高空作业比较频繁的地方,除了设置一般的防护栏杆之外,也可以增设防坠网,这样就能做到双重保护。在安全通道的设计方面,可以选用防滑材料并且做好防风固定的工作,从而应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需求。

三、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创新研究

3.1 新型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科技不断前进的时候,新种类的防护材料在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当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给保障工人安全给予了新的解决途径,高强度聚乙烯纤维材料由于自身轻质高强的特性,已经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安全网和安全带的生产流程之中,这种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普通钢材的好几倍,但是它的重量却只是钢材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样极大地增强了防护装备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对高处坠落事故实施统计分析时,那些采用新型防护材料的施工现场其坠落事故率下降幅度超过 30% ,这既证实了新型材料的效果,也显示了其在削减伤亡方面的极大潜力。

3.2 智能化防护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防护系统在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智能化系统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的高风险区域实施实时监测,并且能够及时地发出预警信息,当施工现场出现坠落风险的时候,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比如在防护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系统就可以检测到防护网张力的异常变化,从而在工人不小心碰到防护网的时候立刻发出警报。智能化防护系统中的人工智能算法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工人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提前预测出危险动作的发生,并加以阻止。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智能化防护系统的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概率下降了 30% 以上,作业安全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智能化防护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改善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而且改进了安全管理流程,以物联网为根基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平台,管理者能够远距离及时浏览施工现场的情况,针对高处作业人员的活动予以监管,有的时候利用无人机携带的高清摄像头执行空中巡逻,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自动找出没系安全带的工人,然后通过系统给工人发出提醒消息,这种新科技的应用,既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又削减了因为人手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

四、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管理与培训

4.1 防护技术的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施工管理措施,保证安全规范严格执行是预防事故的关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数据显示,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中最为常见的致命事故种类之一,所以施工现场务必形成一套完备的防护系统,要定期对安全网、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开展检查并予以维修保养,还要保证防护栏杆与安全通道的稳固可靠,施工现场还要实行严格的入场制度,只有经过专门培训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踏入高危区域工作。

4.2 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防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当中,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及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据相关数据表明,建筑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所占比例达 30% 以上,所以,通过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能够有效地缩减这类事故的发生率。拿行为安全分析模型来说,通过观察并给予反馈来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已被证实可以削减高处作业时的危险行为,而且案例教学法在培训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借助剖析真实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使作业人员直接体会到安全举措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佳玮 .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J]. 建筑与装饰 ,2024(7):161-163.

[2] 李国超 . 建筑工程施工高空防坠落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11):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