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彭欢欢
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0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很多对工期和环境具有较高要求的建筑项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其施工质量,施工中应结合具体项目情况,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装配式施工。如此方可充分发挥此项技术的应用优势,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为整体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建设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提供良好保障。
一、项目概况
此次研究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公寓的建筑施工项目。该项目包含两栋学生公寓,其层高均为 9 层;一栋教师公寓,其层高为 7 层;后勤综合楼,其层高在 3-6 层之间,整体项目均未设置地下室。总建筑面积是 80455.67m2 ,结构类型有钢混剪力墙和框架两种,安全等级设计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设计为6 度。根据该项目设计标准,两栋学生公寓楼主要以装配式工法进行施工,包括二层到屋面的预制叠合板和一层到屋顶的预制楼梯。其中,叠合板厚度按预制 60mm 、现浇筑 70mm ,或预制 60mm 、现浇筑 100mm 控制,预制结构采用 C30混凝土和 HPB300、HPB400 型钢筋制成。本文主要对该项目中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实践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二、装配式技术应用策略
在该项目装配式结构施工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包括预制叠合板吊装安装、预制楼梯安装、梁板钢筋绑扎和预制楼板底部拼接等。对于每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每一个施工环节,实际施工中均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以保障整体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现场拼装施工效果,确保其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达到这一目标,此次项目中,采取的主要施工技术应用策略如下。
(一)预制叠合板吊装安装
预制叠合板是该项目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施工中,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① 前期准备。全面检查预制叠合板编号、尺寸、风向和吊点,用油漆做好吊点位置标注。将铝模或盘扣式支撑用作支撑体系,严格按设计要求检查其标高和受力稳定性,使其标高与设计偏差不超过 5mm。将 TC7525 -16D 型以及 H7533-16 型塔吊选作吊装设备,并做好设备和吊具安全性检查。经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施工。 ② 叠合板吊装。通过 4 点吊装或 6 点吊装法实施预制叠合板吊装,其吊索长度是 4m,并确保闭合吊钩受力均匀。待叠合板被吊离地面后,由专人做好其水平度和受力情况观测工作,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正式吊装 [1]。吊装时需按先边缘后中间的顺序施工,对准就位弹线后缓慢下落,通过撬棍将搁置长度调节到设计标准范围内,之后严格按设计要求拼接,将板底高差控制在 3mm 及以内。完成安装后,需做好锚固钢筋整理工作,使其在梁或墙内的深入长度超过 100mm ,不可出现弯曲,也不可压在板底。 ③ 质量验收。完成叠合板吊装后,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其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将安装标高与设计值偏差控制在 ±5mm,搁置长度控制在 ±10mm ,相邻板面高差控制在 2mm 及以内,拼缝平整度控制在 3mm 及以内。
(二)预制楼梯安装
对于该项目中的预制楼梯,具体安装时,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① 前期准备。严格按设计图纸对预制楼梯构件的编号及其规格进行检查,合理确定各构件具体安装位置,通过编号的形式做好标注。同时应做好楼梯平台板和梁支模架横向立杆验收工作,前者间距控制在 424mm ,后者间距控制在 626mm ,纵向立杆间距控制在 900mm ,横杆步距控制在 1500mm 。经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预制楼梯安装施工。 ② 吊装施工。该项目吊装施工中主要通过平衡钢梁实施4 点起吊,将主吊索和吊装梁之间的水平夹角控制在 60∘ 及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长短钢丝绳设置的方式使梯段板保持水平,试吊 200-1000mm 高度后,由专人对起重机稳定性和吊索受力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再正式吊装。吊装时应按从上向下的顺序垂直安装预制楼梯,先做好铰端节点固定,之后缓缓滑动铰端节点,停顿在作业层上方 300-400mm 位置,根据实际做好楼梯方向调整,使其与安装线对准,之后再缓慢下放,并通过手动葫芦实时进行水平度调节处理 [2]。 ③ 校核与保护。在完成预制楼梯安装后,严格按控制线设计要求,通过撬棍对预制楼梯位置实施微调处理,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其标高和梯井宽度校核,经校核确认搁置平实后,方可取下吊钩。此后需通过多层板做好楼梯两侧和踏步面保护,以免其受到后续的施工撞击或污染。
(三)梁板钢筋绑扎
在此次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梁板钢筋绑扎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梁筋绑扎施工。在此过程中,对于叠合板双向出筋情况,可暂时不对现浇梁一侧的角钢筋实施绑扎,待完成安装后,方可实施主筋绑扎。对于叠合板三面出筋情况,可暂时不对两侧钢筋实施绑扎,完成安装后再绑扎两侧钢筋;对于叠合板四面出筋情况,可暂时不对三侧角筋实施绑扎,完成安装后再进行绑扎处理。对于梁筋和箍筋,施工中应实施满扎处理,并合理做好混凝土保护垫块设置,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其次是板筋绑扎和管线敷设。在安装完楼板下层钢筋后,才可敷设水电管线,敷设时应严格按预制叠合板上设置的洞口和预埋线盒施工,不可剔凿预制叠合板。同时应在格构梁上弦部位设置上层钢筋,并做好绑扎固定处理,以免预制构件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出现上浮情况。
(四)预制楼板底部拼接
对于装配式建筑结构预制楼板底部,施工时应做好拼接处理,以免后续混凝土现浇筑施工中出现漏浆问题,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次项目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对预制楼板底部进行拼接处理。 ① 做好拼接效果检查和封堵处理。在混凝土现浇筑施工前,需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情况及其和墙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缝隙过大,则需要通过边缘粘贴双面胶的方式做好封堵处理,以免漏浆问题产生 [3]。 ② 后期处理。在底板处理时,将宽度是10cm 的纤维网格布粘贴在板缝位置,以实现其抗裂性能的良好保障。在上述拼接处理工作完成并经检查确认质量合格后,才可开展混凝土现浇筑施工。如此便可有效确保整体装配式结构的现场拼装施工效果,并为后续的混凝土现浇筑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此次学生公寓楼建设施工项目中,装配式施工技术是一项重点技术。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严格按工程设计标准和现场实际情况等,采取合理的措施完成装配式结构中的叠合板、楼梯安装,并做好梁板钢筋绑扎以及预制楼板底部拼接处理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按设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并做好各项工艺参数控制。完成每个环节施工后都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质量复核与调整,经确认合格后才可实施下一个步骤的施工。通过上述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该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效果良好,整体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表明装配式施工技术在该项目中非常适用。在后续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将此次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结合实际情况,以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如此方可确保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应用及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钱阮吉.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 ,2025(17):65-66.
[2] 吕 成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J]. 工程施工新技术 ,2025(14):61-63.
[3] 李志强, 曹 浪, 陈 军. 住宅施工建造中钢结构装配式技术应用分析 [J].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2025(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