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STM32 技术数字化全息智能手环的设计

作者

于佳朔 潘炳光 张宏宇 赵俊杰 张家硕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4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从最初简单的计步功能到如今集健康监测、通讯、支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可穿戴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全息投影技术作为显示领域的前沿技术,因其能够提供沉浸式的三维视觉体验而备受关注。

本设计开发出一种新型智能穿戴设备。该设备不仅具备传统智能手环的健康监测和生活辅助功能,还能通过全息投影技术为用户提供直观、生动的交互体验。这种创新设计有望在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总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架构

数字化全息投影智能手环采用模块化架构:核心为基于改进激光干涉原理(微型激光器 + 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投影模块;集成多生物传感器的健康监测模块,数据可全息展示及蓝牙传输;含手势(红外)与语音识别的智能交互模块;配备自适应功耗调节与无线充电的能源管理模块。

2.2 工作原理

手环的工作流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在数据采集阶段,各类传感器持续监测用户的生理参数和环境信息;数据处理阶段,主控芯片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结果显示阶段,系统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全息投影内容,通过振动马达、LED 指示灯提供反馈。

3. 硬件设计

3.1 全息投影子系统

全息投影子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本项目的核心创新点。如图 1 所示,该系统主要由激光源、光束整形器、空间光调制器、合束镜组成。

图1 全息投影子系统的硬件设计图

激光源采用 532nm 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功率为 50mW ,具有优良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光束整形器由一系列微透镜阵列组成,可将激光束整形成均匀的平面波。空间光调制器选用 LCOS 型微显示器,分辨率达到 1920×1080 ,刷新率为60Hz,能够精确调制激光的相位和振幅。

通过精密的光学仿真和优化,最终实现的投影模组厚度仅为 8mm ,完全满足可穿戴设备的尺寸要求。投影距离为 10-30cm 时,可形成对角线 5-10cm 的清晰三维图像。

3.2 传感器阵列

手环内置了多模态生物传感器阵列,用于全面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光学心率传感器采用双波长 LED(绿光和红外光)结合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的设计,可准确检测皮下血液流动变化。运动传感器选用六轴惯性测量单元 (IMU),包含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能够精确识别用户的运动状态和姿势。

环境光传感器和紫外线传感器用于监测周围光照条件,为显示亮度自适应调节提供依据。传感器数据通过 I2C 总线传输至主控制器,采样率可根据应用场景动态调整,以平衡数据精度和功耗。

3.3 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采用双核架构,如图 2 所示。玄英低功耗 ARM Cortex-M7 内核,运行频率 216MHz,负责传感器数据处理、用户界面管理和通信协议栈运行。专为全息投影设计的协处理器采用FPGA 架构,实现实时全息图计算和显示驱动。

图2 主控系统

3.4 电源管理

电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供电架构。3.7V 锂聚合物电池通过高效率 DC-DC 转换器为主系统提供 3.3V 和 1.8V 电源。传感器和无线通信采用独立 LDO 稳压,减少相互干扰。

充电系统支持 Qi 标准无线充电和 USB-C 有线快充,最大充电电流达 1.5A。智能功耗管理算法根据使用场景动态调整各模块的工作状态,如在全息投影不活动时自动降低刷新率,显著延长了电池续航时间。

4. 软件设计

系统架构:分层设计(HAL、RTOS 服务层、应用层),选用FreeRTOS。服务模块(数据融合、全息生成、交互管理)以独立任务通过消息队列通信。全息图生成:核心为基于 FFT 的迭代优化算法,经 GPU/ 定点优化,嵌入式平台达30fps 实时性能。健康分析:机器学习处理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阈值检测心率/呼吸,SVM 识别运动),量化后高效运行。结果以 3D 动态曲线 / 柱状图可视化。用户交互:支持手势(CNN) 与语音( 端侧识别) 输入。全息UI 简洁突出关键信息,提供多主题自定义。

5. 结语

本文提出的数字化全息投影智能手环创新性地将全息显示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交互体验。通过优化光学设计、改进投影算法和开发高效能硬件系统,实现了高质量的全息投影显示,还具备准确的健康监测和便捷的交互功能。其紧凑的设计和良好的续航表现,使其非常适合日常佩戴使用。解决了小型化全息投影设备面临的技术挑战。

参考文献:

[1] 金添,叶庆,吴翔 . 中老年人对心血管健康管理类智能手环的使用意向研究引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J].2022,39(5):544-547.

[2] 张斌,丁娜娜,田晴豪 . 基于 STM32 的智能手环设计 [J]. 微处理机,2023,44(3):62-64.

[3] 于翔宇 . 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3):36-38.

[4] 李鸣佩 . 智能手环设计和研究 [J]. 科学技术创新,2021(28):194-196.

[5] 李雪梅 ; 车爱静 ; 高焕明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计步器设计 [J]. 山东工业术 ,2019,No.289(11).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24 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数字化全息投影智能手环

项目编号:S2024136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