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

何亦熙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 重庆 400050

引言 :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在当今初中化学教学中,诸多化学教师积极贯彻绿色化学的理念,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而有效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绿色化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着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一、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以及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借助化学的技术和方法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从源头上阻止化学污染的产生。而绿色化学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原则,在化学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为目标的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开展化学学习。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积极价值

1 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大方面的内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能会涉及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此时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如何进行处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做到无污染,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这都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2 有效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不仅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这对于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价值观念需要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足以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技、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担当[1]。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1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绿色化学教育效果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课堂开展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生动且直观的情境之中加强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之中认识到化学污染对于环境带来的危害和破坏,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理念。

教师在进行教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时,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化石能源的概念、分类、形成过程以及合理利用化石能源等内容。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设施上为学生播放“由于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最终导致全球变暖”以及“酸雨的形成过程以及危害”的相关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化石能源燃烧对于空气和气候产生的危害。教师此时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合理使用化学燃料的意识。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来认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于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这可以有效提高绿色化学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2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也是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并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的实验都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和相关的气体。如果处理不当,废弃物被丢弃后进入土壤和空气中,可能就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关注废渣和废液的回收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空气带来污染和破坏。对那些污染较重的化学实验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为学生进行演示来代替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从而真正达到绿色化学教育的效果 [2]。

教师在对“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开展教学时,由于硫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本实验时,应该要引导学生将实验尾气处理好并将实验设备进行优化,达到处理尾气的效果。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下学生积极开展思考,探究如何处理二氧化硫气体。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氧气通在氢氧化钠等碱性的溶液中来吸收二氧化硫,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验所带来的化学危害。此外,教师在教学“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相关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也是一种有毒且不可见的气体,一旦吸入一氧化碳,这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学生亲身开展本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为学生演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之间的反应,这不仅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也可以促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强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要积极渗透绿色化学教育,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有效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推动着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并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教师应该要认识到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绿色化学教育效果以及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等方式来实现绿色化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长久 .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J]. 学周刊 ,2020(2):28.

[2] 吴加国 .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分析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