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现状与建设策略研究
韩玉鹄
清原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1133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中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其丰富性、多样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且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知识呈现角度而言,它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计算机领域知识抽象复杂,像编程基础、电路基础知识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能以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多元形式,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让学生直观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在教学效率提升方面,数字化资源优势显著。教师可借助在线教学平台,提前上传资料、布置作业,实时批改反馈,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同时,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快速获取优质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资源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
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内容上存在明显的陈旧性问题。计算机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软件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更新极快。然而,部分中职学校所拥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却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许多教材配套的电子资源、在线课程等,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技术水平,所涉及的软件版本也较为老旧。例如,在讲解图形设计课程时,使用的软件版本与市场上主流版本相差较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操作技巧到了实际工作中无法直接应用,需要重新学习新版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 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规划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资源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一方面,一些资源开发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粗制滥造,资源内容存在错误、不完整等问题。比如,某些在线编程教程中的代码示例存在语法错误,学生按照教程学习后不仅无法掌握正确的编程方法,还可能会形成错误的编程习惯。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时,缺乏系统规划,资源建设随意性较大。不同教师或部门开发的资源之间缺乏关联性和连贯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上,没有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难以构建起系统的计算机知识框架,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 资源应用模式单一,互动性不足
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观看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将数字化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简单地播放教学视频、展示课件等,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例如,在一些在线课程中,虽然设置了讨论区,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讨论区往往形同虚设,学生很少参与交流互动。此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交互功能开发不够完善,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比如,在线测试系统只能给出简单的答案对错判断,不能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教师也难以根据系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精准规划资源内容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行业动态展开精准规划。学校应组建专业的调研团队,定期深入计算机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对不同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例如,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企业对这些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大增。据此,在规划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就要增加人工智能基础算法、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相关课程资源。
2. 组建多元建设团队,保障资源专业实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建一支多元化的专业团队来保障资源的质量和实用性。团队成员应包括计算机专业教师、教育技术专家、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以及学生代表。计算机专业教师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从教学角度对资源内容进行设计和组织,确保资源符合教学规律。教育技术专家则擅长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视频制作、动画设计、虚拟仿真等,将专业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和交互性。
3. 强化资源技术支撑,提升资源使用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移动学习应用等。为了提升资源的使用体验,必须强化技术支撑。在资源开发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例如,使用高清视频拍摄设备制作教学视频,确保画面清晰、声音流畅;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开发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体验。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资源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上正常运行。
4. 完善资源评价机制,持续优化资源质量
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评价机制是持续优化资源质量的关键。评价机制应涵盖资源的内容质量、技术水平、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在内容质量评价上,要考察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前沿性和实用性。邀请行业专家和学科教师对资源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知识准确无误、内容完整系统,并且能够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技术水平评价主要关注资源的呈现形式、交互性和兼容性等。通过技术测试和用户反馈,评估资源在不同技术环境下的运行情况以及用户的操作体验。教学效果评价则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满意度调查、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等方面来进行。例如,对比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对资源的满意度,观察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等。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改进和优化。对于评价较低的资源,要分析原因,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对于优秀的资源,要进行推广和共享,促进资源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成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公平。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资源内容更新不及时、建设技术水平有限、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科学规划资源建设、精心开发优质资源、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完善资源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 张琳 . 科技信息 ,2012(27)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仲小娟. 中国新通信 ,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