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企业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作者

孙子轩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 125100

引言:

在企业开展经营发展的进程中,舞弊行为一旦出现,可能造成资产的流失、信誉方面遭受损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让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内部审计借助系统的监督以及评价工作,为舞弊问题的防范给予关键的保障,对内部审计在防范舞弊时发挥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度剖析,对于企业打造完善的舞弊防控体系、维持良好的经营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舞弊与内部审计的内涵

1.1 企业舞弊的界定与特征

企业舞弊即企业内部人员或者关联方,有意运用欺骗、隐瞒等手段,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其具备的特征有:其一为主观性,即实施行为的人是出于故意的心态,知晓该行为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却仍然坚决去做;其二是隐蔽性,借助伪造凭证、虚构交易等途径掩盖相关痕迹,难以察觉。

1.2 内部审计的职能与特点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具备独立性的监督评价活动,借助系统审查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推动企业达成目标。其核心职能涵盖以下方面:监督职能,针对企业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展开检查工作,以此保证经营活动合理合法且符合规定;评价职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的水平进行评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咨询职能,为企业在改进管理、防范风险等事宜上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建议。

2 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作用机制

2.1 预警机制:识别潜在舞弊风险

内部审计借助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开展全方位的评估,识别会引发舞弊现象的风险点,并且,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剖析授权审批、职责分离、信息系统控制等相关环节存在的薄弱部分,以此来判定是否存在可以实施舞弊行为的机会。

2.2 识别机制:及时发现舞弊行为

内部审计凭借执行审计流程,采用专业手段找出已然发生的舞弊行径。在财务审计领域,借助核查会计凭证、账簿以及报表,查看是否存在虚增营收、虚减成本等财务舞弊的迹象;在业务审计范畴,追踪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查证交易的真实性与合规情况,辨别资产侵占、虚假交易等舞弊举动。

2.3 遏制机制:形成舞弊震慑效应

潜在舞弊者会受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威慑,审计工作的常态化推进能让员工察觉到舞弊行为存在被发现的可能性,降低员工的侥幸心理。针对业已发现的舞弊行为,内部审计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上报,并且推动后续的处理工作,同时会对舞弊责任人实施问责举措,主要包含纪律处分、经济层面的处罚,更甚者会将责任人移交至司法机关处理,以此传递出“只要舞弊就必定会受到惩处”的信号。

2.4 整改机制:完善舞弊防控体系

内部审计在察觉舞弊问题后,并非仅聚焦于问题的处置,反而更为着重于推动制度的健全完善以及流程的优化提升。针对舞弊行为发生的根源展开剖析,判断是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缺陷,还是执行过程未能达到要求,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提议,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予以跟踪,核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制度予以完善、对控制加以强化、对流程进行改进。

3 影响内部审计舞弊防范作用的因素

3.1 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

内部审计具备的独立性,是其可以切实且有效发挥防范舞弊作用的根基。若内部审计机构是隶属于经营管理层,又或者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职位晋升受到经营部门的影响,便可能造成审计工作被加以干预,难以做到客观地揭露舞弊行径。

3.2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舞弊识别与评估的准确性会直接受到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的影响。若审计人员欠缺财务、法律、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或者对企业业务流程不够熟悉,便难以察觉隐蔽的舞弊行为;若审计人员对新型的舞弊手段与技术了解不足,便会造成审计方法落后,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舞弊情况,会对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工作中作用的发挥产生影响。

3.3 企业重视程度与文化氛围

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以及舞弊防范的重视水平较为关键。若管理层轻视内部审计工作,不给予审计资源投入以支持,便会对审计功能的施展形成限制;企业若缺少诚信且正直的文化环境,员工的道德观念淡薄,便会提升舞弊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并且也会让内部审计的预警与遏制机制难以高效地运转。

4 强化内部审计舞弊防范作用的策略

4.1 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

企业应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工作需直接向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进行汇报,并且要与经营管理团队维持适度的分隔状态。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绩效考评以及职位晋升不会受到经营部门的干扰,给予审计部门充足的权力,涵盖查看相关资料、约见有关人员、参与重要决策研讨等事宜。

4.2 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强化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按固定周期开展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范畴的专业知识学习活动,以此提升他们辨别舞弊行为的技能与方法。倡导审计人员投身业务实践中,去熟知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转程序以及运营模式,提高对业务舞弊风险的敏锐程度。

4.3 完善审计方法与技术

促使内部审计手段革新,选取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着重于高风险范畴开展关键审计工作,增强舞弊防范的指向性。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数据分析平台,针对企业经营数据予以实时的监测与分析,迅速察觉异常交易以及潜藏的舞弊迹象。

4.4 营造良好的企业治理环境

管理层应确立精准无误的舞弊防范认知,着重关注内部审计事务,为审计部门供给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营造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的企业文化氛围,借助培训、宣传等途径,增强员工的道德观念以及合规思想,从思想维度降低舞弊的潜在动机。

结语

内部审计凭借预警机制、识别机制、遏制机制以及整改机制,在企业舞弊防范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切实降低舞弊风险,对企业的利益予以保护。如审计独立性情况、人员专业能力水准、企业重视程度高低等因素,会直接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借助保障审计具备充分的独立性、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法以及营造优良的治理环境等策略,可以强化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方面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刁建鑫 . 内部审计用这些新招让财务舞弊无所遁形. 中国商界,2025(10)

[2] 邢风云 . 企业内部审计对舞弊的揭露及预防. 财会月刊,2011(23)

[3] 李成; 谢路阳; 陈绪武; 武晓璐. 基于雷达图的建筑业财务舞弊审计线索可视化研究 . 中国农业会计 ,2023(06)

[4] 权丽 ; 房帅 . 国有企业财务舞弊与审计应对策略研究 .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11)

[5] 岳志超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财务风险与审计意见问题研究——以 A 科技公司为例.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06)

[6] 孙芳 . 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审计识别与防范策略研究 . 中外企业文化 ,2025(04)

作者简介:

孙子轩(2002.01.09),男,满族,籍贯:辽宁抚顺人,工商管理学院22 级在读本科生